曲曲江流带峡湾,停舟聊尔一跻攀。
水浮花片知仙路,风引猿声泣玉环。
瘴雾忽开山峡晓,禅扉深锁洞云閒。
登临顿觉多清兴,那得渔蓑去不还。
曲曲江流带峡湾,停舟聊尔一跻攀。
水浮花片知仙路,风引猿声泣玉环。
瘴雾忽开山峡晓,禅扉深锁洞云閒。
登临顿觉多清兴,那得渔蓑去不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游览江河,途中偶一登岸,所见之景令人心旷神怡。首联“曲曲江流带峡湾,停舟聊尔一跻攀”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江水蜿蜒曲折,山峡间水流湍急的景象,诗人暂时停下舟船,踏上岸来,体验一番自然之美。颔联“水浮花片知仙路,风引猿声泣玉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水中漂浮的花瓣仿佛指引着通往仙境的道路,而风吹动猿猴的啼叫声,如同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颈联“瘴雾忽开山峡晓,禅扉深锁洞云閒”则展现了清晨时分,山中雾气散去,阳光照耀下的景象,以及深山中的禅院,门扉紧闭,云雾缭绕,显得格外宁静。尾联“登临顿觉多清兴,那得渔蓑去不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留恋,即使身着渔夫的蓑衣,也愿意在此地长久停留,不愿离去。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间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内心对这份宁静与美的向往与沉醉,展现了明末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遥怜天上桂华孤,月中何不种两株。
唐人此句真绝唱,后来诗人半语无。
向来何夕秋风起,吹脱广寒双桂子。
落向君家楼阁前,种玉开花今几年。
清宵双影写窗户,却兼月里成三树。
年年八月九月时,黄金粟缀青瑶枝。
秋风吹香入月去,风回却带天香归。
容斋仙人为作碑,诚斋老人为作诗。
金蟆玉兔已传诵,莫问姮娥知不知。
决曹据按尘似海,高阁退食心如冰。
夜将官本校家本,万山围里短檠灯。
能文未得傲能吏,好官不应博丁字。
何时著脚最高层,目送归鸿挥绿绮。
秋晴得凉行,壁阅遇佳读。
已咽犹馀滋,将烬忽剩馥。
语妙古未多,听难今良独。
追诵惜去眼,信步遑拟足。
惊心一鸟鸣,隔溪两峰绿。
乌银见火生绿雾,便当水沉一浓炷。
却因断续更氤氲,散作霏微暖袍裤。
须臾雾霁吐红光,炯如云表升扶桑。
阳春和日曛满室,苍颜渥丹疑醉乡。
忽然火冷雾亦灭,只见红炉堆白雪。
窗外雪深三尺强,窗里雪深一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