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庭院。薄暮东风吹遍。画梁双燕初归。
惆怅天涯絮飞。飞絮。飞絮。人在绣帘深处。
庭院。庭院。薄暮东风吹遍。画梁双燕初归。
惆怅天涯絮飞。飞絮。飞絮。人在绣帘深处。
这首《转应词》由清代诗人孙云凤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庭院的细腻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思乡之情。
“庭院。庭院。” 开篇以反复的“庭院”二字,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又略显寂寥的空间之中。接下来,“薄暮东风吹遍”,点明了时间与环境,薄暮时分,微风轻拂,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温柔与宁静。而“画梁双燕初归”一句,则是春天特有的景象,燕子归来,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同时也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期待与思念。
“惆怅天涯絮飞。” 这句诗中的“天涯絮飞”形象地描绘了远方飘落的柳絮,它们随风起舞,漫无目的地四处飘散,既象征着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暗含了对自身命运飘零不定的感慨。这里的“惆怅”二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无奈。
最后,“飞絮。飞絮。人在绣帘深处。” 通过重复“飞絮”二字,强化了柳絮在空中飘荡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身处室内,却心系室外,无法摆脱对远方的思念。而“绣帘深处”则进一步渲染了空间的封闭感与情感的深邃,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孤独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春日庭院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捕捉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中秋对明月,九日逢黄花。
节物岂不好,而况身在家。
樽酒醵邻里,盘餐饤鱼虾。
何必登高山,清欢自无涯。
天上人回饼赐龙,香沾衣袖十分浓。
明珠照室光生艳,三绝全胜万石封。
姬嬴遗迹存者希,世传石鼓稽山碑。
石鼓揄扬得韩子,文与二雅争驱驰。
秦碑夸大颂功德,埋没草莽无人知。
或言山顶石犹在,上有虎豹龙蛇螭。
神藏鬼护荆棘蔽,崖悬磴绝登无岐。
广文好奇穴探禹,梅仙喜事僧寻支。
我赞其行要亲睹,勿受世俗流传欺。
望秦秦望两崭绝,何山壁立东南涯。
礼碑屹植最高处,不知磨灭从何时。
剔苔扫墨了无有,模糊片纸亦足奇。
浓云霮䨴黯将雨,古木槎牙蟠老枝。
归来走笔出险语,诃政叱斯同小儿。
诗成得得写寄我,词严意伟法退之。
我闻秦人灭六国,酷若犬磔临江麋。
先王法为秦所负,负秦况有秦有司。
五经灰飞儒溅血,尧舜周孔何能为。
上蔡猎师妙小篆,奴视俗体徒肥皮。
东封太山南入越,大书深刻光陆离。
沙丘风腥人事变,鬼饥族赤谁嗟咨。
汉兴万事一扫去,惟有篆刻馀刑仪。
磨崖欲作不朽计,其如历数不及期。
蚩尤五兵纣漆器,人物美恶宁相疵。
我虽过秦爱遗画,南山入望频支颐。
不须峄阳访枣刻,不用迁史观雄辞。
虚堂默坐对此纸,闭眼暗想君勿嗤。
要知秦碑没字本,却类周雅无辞诗。
《次韵梁尉秦碑古风》【宋·王十朋】姬嬴遗迹存者希,世传石鼓稽山碑。石鼓揄扬得韩子,文与二雅争驱驰。秦碑夸大颂功德,埋没草莽无人知。或言山顶石犹在,上有虎豹龙蛇螭。神藏鬼护荆棘蔽,崖悬磴绝登无岐。广文好奇穴探禹,梅仙喜事僧寻支。我赞其行要亲睹,勿受世俗流传欺。望秦秦望两崭绝,何山壁立东南涯。礼碑屹植最高处,不知磨灭从何时。剔苔扫墨了无有,模糊片纸亦足奇。浓云霮䨴黯将雨,古木槎牙蟠老枝。归来走笔出险语,诃政叱斯同小儿。诗成得得写寄我,词严意伟法退之。我闻秦人灭六国,酷若犬磔临江麋。先王法为秦所负,负秦况有秦有司。五经灰飞儒溅血,尧舜周孔何能为。上蔡猎师妙小篆,奴视俗体徒肥皮。东封太山南入越,大书深刻光陆离。沙丘风腥人事变,鬼饥族赤谁嗟咨。汉兴万事一扫去,惟有篆刻馀刑仪。磨崖欲作不朽计,其如历数不及期。蚩尤五兵纣漆器,人物美恶宁相疵。我虽过秦爱遗画,南山入望频支颐。不须峄阳访枣刻,不用迁史观雄辞。虚堂默坐对此纸,闭眼暗想君勿嗤。要知秦碑没字本,却类周雅无辞诗。
https://shici.929r.com/shici/pdpn4T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