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应赠蜀中石刻十卷诗以谢之》
《子应赠蜀中石刻十卷诗以谢之》全文
宋 / 王十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金华石刻满西州,不惜明珠辄暗投。

诗泣鬼神追雅颂,义深君父妙春秋。

随身连轸崔评事,插架悬签李邺侯。

扫室焚香读终卷,光芒万丈照螺洲。

(0)
鉴赏

此诗《子应赠蜀中石刻十卷诗以谢之》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其文笔深沉,情感丰富,展现了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首句“金华石刻满西州”,描绘了金华地区石刻遍布的景象,既展示了地方文化的繁荣,也暗示了诗中所赠之物——石刻十卷诗的珍贵与价值。接下来,“不惜明珠辄暗投”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石刻比作明珠,表达了对这些珍贵文献的珍视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牺牲精神,仿佛在说不惜代价也要将其投入,展现出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执着追求。

“诗泣鬼神追雅颂,义深君父妙春秋”两句,进一步赞美了石刻十卷诗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这里将石刻中的诗歌比作能感动鬼神的佳作,与古代经典《诗经》相媲美,同时强调了其中蕴含的深厚道德伦理和历史智慧,如同《春秋》般精妙绝伦。这种高度的评价,不仅体现了对作品艺术成就的认可,也彰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传承意识。

“随身连轸崔评事,插架悬签李邺侯”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崔评事和李邺侯的事迹,进一步强调了石刻十卷诗的珍贵性和影响力。崔评事和李邺侯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藏书家和学者,他们对书籍的珍视和传播,象征着知识的传承和文化的重要性。在这里,诗人将自己与这些历史人物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石刻十卷诗的高度重视和珍爱,同时也寄托了对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美好愿望。

最后,“扫室焚香读终卷,光芒万丈照螺洲”两句,描绘了诗人阅读石刻十卷诗时的情景。他扫除室内尘埃,焚香静心,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因这知识的光芒而变得明亮。这里的“螺洲”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方,也可能是一种象征,代表了知识的海洋或心灵的彼岸。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过程的虔诚态度,以及通过阅读获得知识后内心的满足和喜悦。

综上所述,《子应赠蜀中石刻十卷诗以谢之》这首诗通过对石刻十卷诗的赞美和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诗中充满了对知识力量的颂扬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智慧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十朋

王十朋
朝代:宋   字:龟龄   号:梅溪   生辰:1112-1171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你喜欢

新园四首·其三

讵有高虚尚,栖栖聊复兹。

漆园非世吏,栗里足吾师。

水落凫航稳,天寒蜜课迟。

总难兼胜槩,为少绿杨垂。

(0)

怀坡山

忆上元龙刻烛坛,大床曾借卧袁安。

东郊试艺鸦翎箭,西寺寻芳豹革鞍。

亭槛来薰晴鸟媚,柁楼衔月曙鸡寒。

拊髀当慰思才叹,怅望非因惜阻欢。

(0)

洞庭湖用杜韵

两年荆楚路,此日洞庭湖。

水净云连席,风调客转舻。

野情纡岛屿,民命但菰蒲。

日御随浮没,坤倪定有无。

春莎迷雁碛,夏潦退龟涂。

远适忧还尔,奇探兴未孤。

观鱼忘大泽,聆乐倚燋梧。

不识芙蓉国,空临渤澥图。

角糈虚吊屈,泪竹倘怀虞。

拟弄横江笛,将携煮石炉。

靓游逢汉女,异觏舞天吴。

莫比沧波渚,能栖朝暮乌。

(0)

寄东湖二首·其一

东湖若个畔,屴崱火山高。

花净苍梧雨,松翻碧落涛。

百年几鹤氅,八座一鸿毛。

豸骨缘何瘦,曾均出入劳。

(0)

喜雨用韵二首·其二

入夜檐声瀑玉泉,三农行见米珠连。

衰迟似我那关世,精白何人不愧天。

浊酒家家拚鳖饮,玄潭处处恣龙眠。

閒人谩有江湖纪,休记随车过楚年。

(0)

喜雨用韵二首·其一

山瓶无复注灵泉,沔水云蒸汉水连。

风马奔腾疑捲泽,雷车澒洞欲掀天。

操豚市户晨方集,蓄堰溪农夜不眠。

细检承平储预籍,止留诗案到今年。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