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京华误守株。冯暖依旧食无鱼。
貂裘已敞黄金尽,风雪迎人返故庐。
才息影,又饥驱。归迟别速怨征车。
欲将眠食殷勤嘱,生恐啼痕染客裾。
三载京华误守株。冯暖依旧食无鱼。
貂裘已敞黄金尽,风雪迎人返故庐。
才息影,又饥驱。归迟别速怨征车。
欲将眠食殷勤嘱,生恐啼痕染客裾。
这首《鹧鸪天》由清代诗人袁绶所作,描绘了一位在京华滞留多年,最终无奈返回故乡的旅人的复杂心情。
首句“三载京华误守株”,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在京都滞留三年,却一事无成,如同守株待兔一般,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感慨与无奈。接着,“冯暖依旧食无鱼”引用冯暖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在京城生活困顿,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满足的境遇。
“貂裘已敞黄金尽”一句,通过描述衣物破旧、钱财耗尽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经济状况的窘迫。紧接着,“风雪迎人返故庐”则描绘了主人公在风雪交加中返回家乡的画面,既突出了归途的艰难,也暗示了内心的凄凉与孤独。
下片“才息影,又饥驱”两句,以“息影”比喻暂时摆脱尘世的纷扰,但紧接着“又饥驱”则揭示了回归现实后生活的压力和困境,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归迟别速怨征车”则通过对比归家的迟缓与离别的迅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相聚时光的怀念。
最后,“欲将眠食殷勤嘱,生恐啼痕染客裾”两句,细腻地描绘了主人公临别前对家人殷切的叮咛,生怕自己的泪水沾湿了客人的衣襟,既体现了对家人的深情厚意,也流露出离别时的不舍与伤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深刻地描绘了主人公在京华的落魄与返乡途中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人生的起伏与无奈,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