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
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
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
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
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
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
悲情触物感,沈思郁缠绵。
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
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
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
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
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
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
悲情触物感,沈思郁缠绵。
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旅途寂寞的诗。开篇“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两句,刻画了诗人在踏上远行的道路时与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表达了对未来命运的不解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紧接着,“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两句,诗人在感慨中回忆过去,在旅途上留下了思念。
“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描绘了一种孤独的旅行景象。随后,“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沉思。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这两句,不仅增加了画面感,还使得情绪更加深邃。接着,“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则将自然界的悲凉气氛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紧密相连。
“悲情触物感,沈思郁缠绵”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在看到周围景象后更加深重。最后,“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两句,则是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自我哀怜的情愫。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美描绘,以及对旅途中离别之情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思念与悲凉。
云绕花屏,天横练带,画堂三月初三。
斜风细雨,罗幕护轻寒。
无数天香国色,枝枝带、洛浦嵩山。
烧红烛,吞星□日,光射九霞冠。
仙宫,深几许,黄莺问道,紫燕窥帘。
似太真姊妹,半醒微酣。
须信生来富贵,何曾在、草舍茅庵。
皇州近,扁舟载去,春色冠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