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绕花屏,天横练带,画堂三月初三。
斜风细雨,罗幕护轻寒。
无数天香国色,枝枝带、洛浦嵩山。
烧红烛,吞星□日,光射九霞冠。
仙宫,深几许,黄莺问道,紫燕窥帘。
似太真姊妹,半醒微酣。
须信生来富贵,何曾在、草舍茅庵。
皇州近,扁舟载去,春色冠东南。
云绕花屏,天横练带,画堂三月初三。
斜风细雨,罗幕护轻寒。
无数天香国色,枝枝带、洛浦嵩山。
烧红烛,吞星□日,光射九霞冠。
仙宫,深几许,黄莺问道,紫燕窥帘。
似太真姊妹,半醒微酣。
须信生来富贵,何曾在、草舍茅庵。
皇州近,扁舟载去,春色冠东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美的牡丹图卷展开的情景。开篇“云绕花屏,天横练带”,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仙界中的宫殿,云雾缭绕,天然形成的帷幕垂挂。
画堂内外,三月初三,春光乍泄,斜风细雨,罗幕轻轻护住了微寒,营造出一种淡雅幽静的氛围。接下来的“无数天香国色,枝枝带、洛浦嵩山”则是对牡丹花之繁华壮丽的描绘,每一朵都如同天上之香,色彩斑斓,仿佛洛浦嵩山间自然生长。
烧红烛、吞星日,光射九霞冠,是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渲染,那份仙气与神秘感浸透在每一个字里。接着,诗人提到“仙宫,深几许”,黄莺问道,紫燕窥帘,这里的仙宫似乎是指那幅牡丹图中的意境,黄莺和紫燕都是传说中神秘的存在,他们对仙宫的探究与好奇,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似太真姊妹,半醒微酣”,这句表明了诗人的情感状态,有如李白之姊妹般的超脱与自在,同时又带着一丝醉意,仿佛在这个世界中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解放。
最后,“须信生来富贵,何曾在、草舍茅庵。皇州近,扁舟载去,春色冠东南”,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不必追求世俗的富贵与地位,因为真正的美好如同这幅牡丹图,在心中就足以找到。皇州近在,扁舟载着诗人的情感离去,那份春色的美丽,如冠戴于东南之巅。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图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精神追求和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
更深坐久烛花短,人静红炉火初煖。
朔风吹得笙簧寒,碎剪霜华上银管。
揽衣拭目雁行细,梅梢月到松梢未。
敲冰化水浇醉肠,写向吟窗敌寒气。
鼓鼙冻损声不动,别院人添翠衾重。
笔尖欲挽阳和回,蝴蝶无情入春梦。
朝来閒倚阑干立,忽听林鸦报晴日。
殷勤细读中夜诗,一笑云边乱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