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荷香净,步屧柳阴湿。
欲写情郁陶,翻引兴萧瑟。
瞻望堂中人,玉色而山立。
六学妙经纶,未试百之一。
身存天下望,身没海内惜。
此道付谁传,丹青但陈迹。
楼边好山近,竹底凉风入。
两鹤韵亦高,导我转湖侧。
独游何太清,滞念亦可释。
门关莫返锁,愿言日散策。
入门荷香净,步屧柳阴湿。
欲写情郁陶,翻引兴萧瑟。
瞻望堂中人,玉色而山立。
六学妙经纶,未试百之一。
身存天下望,身没海内惜。
此道付谁传,丹青但陈迹。
楼边好山近,竹底凉风入。
两鹤韵亦高,导我转湖侧。
独游何太清,滞念亦可释。
门关莫返锁,愿言日散策。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开篇即用“入门荷香净”、“步屧柳阴湿”两句,营造出一个清新的自然环境,让人仿佛能够闻到荷花的清香和感受到柳树下湿润的空气。接着,“欲写情郁陶,翻引兴萧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瞻望堂中人,玉色而山立”一句,则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物形象,既有敬仰之情,也透露出诗人对于高洁品格的赞美。"六学妙经纶,未试百之一"显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深入研究,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谦之意。
“身存天下望,身没海内惜”两句,则是诗人对于生命价值和时间宝贵性的深刻体会。"此道付谁传,丹青但陈迹"表达了对后继有人、传承文化的关切与无奈。
最后,“楼边好山近,竹底凉风入”、“两鹤韵亦高,导我转湖侧”等句节,以优美的景物描写和动人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享受和内心世界的宁静。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摹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构筑了一幅既有深远意境又富含个人情怀的诗画。
天风吹开万里云,一轮华月秋平分。
朱家昆仲设尊俎,满堂宾客皆斯文。
斯文济济多才杰,握手登堂先看月。
高捲珠帘问月明,何不常圆有时缺。
盈虚消长理自然,月虽不言心已传。
且将美酒劝宾客,请客为我题诗篇。
须臾酒酣兴如渴,长篇短篇任批抺。
还疑风月写不尽,遍谒儒绅请题跋。
南楼老子兴亦浓,却恨年年在客中。
行将归老葑溪上,与尔中秋文会同。
平生懒与俗士交,下视权贵如秋毫。
羡君文章冠天下,急流勇退人尤高。
联芳况有难兄在,隐德香名重当代。
林下优游日唱酬,新诗还驾苏黄派。
惭予浅薄无治功,质疑问道期相从。
却怜聚散若风絮,三载始得重相逢。
邮亭别君一杯酒,企仰高风重回首。
后夜风清月白时,君卧空山我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