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钝轩为俞四蜚声画雪中高士图索题》
《钝轩为俞四蜚声画雪中高士图索题》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古风

高士爱冬不爱春,落落冬心冷愈醇。

坐笑春风野马尘,自冬发春乃长新。

千山万径踪迹绝,冰瓯清绝见天根。

寒厓之黍抱冻蹲,中有鸿濛木介痕。

百昌不复能氤氲,谁知老子心脾愈净骨愈尊。

是谁滕六谁葛三,造化小儿遣来伴吟魂。

山鬼飒飒噤不语,但见峥嵘鹿角横黄昏。

暗香疏影自怡悦,忽然老雀一声戛然下天门。

力能通乾而流坤,万籁尽泯我独存。

底问北枝为弟南枝昆,冬耶春耶一笑归混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士在冬日的静谧与纯净之中,远离了春日的喧嚣与繁华。诗人通过对比春日与冬日的不同景象,展现了高士对冬日的喜爱与赞美。诗中的“落落冬心冷愈醇”、“冰瓯清绝见天根”等句,生动地刻画了冬日的寒冷与清澈,以及高士内心的纯净与深沉。

“千山万径踪迹绝”描绘了冬日山林的寂静与空旷,“寒厓之黍抱冻蹲”则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日山崖上植物的坚韧与生命力。诗中“百昌不复能氤氲”一句,表达了万物在冬日的沉寂,而“谁知老子心脾愈净骨愈尊”则赞美了高士内心的纯净与高尚。

接下来,诗人引入了自然界的元素,如“是谁滕六谁葛三,造化小儿遣来伴吟魂”,将自然界的风雪比作造化的玩物,增添了诗的趣味性。而“山鬼飒飒噤不语”则描绘了冬夜山林的寂静,只有鹿角横于黄昏,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最后,“暗香疏影自怡悦,忽然老雀一声戛然下天门”描绘了冬日的静美与生机,老雀的鸣叫打破了寂静,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力能通乾而流坤,万籁尽泯我独存”则表达了高士与自然和谐共处,内心达到了与天地合一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赞美了高士的品格与心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寓吴中西察院有怀

老年为客久侵寻,更到秋来恐不禁。

官舍冷如僧舍冷,吴人音异粤人音。

愁多岁月青天外,梦里江湖白发侵。

烟雨一声南海雁,几人相问碧山岑。

(0)

寄舍侄方武

百年门户颇凋残,群从昌披到此难。

扛鼎自怜吾力薄,登途须望汝舆闲。

支援大厦千章木,消遣沈疴百炼丹。

莫道出门容易事,老夫曾闭十年关。

(0)

和从弟叔诚见寄韵

清白传家一脉同,雁行天远各西东。

身居城市尘嚣境,心在烟霞隐逸宗。

大器羡君超晚景,非才惭我出南宫。

十年梦里犹如昨,青草湖边卜化工。

(0)

足病

湿热相钩引,灾延一股伤。

扶墙犹勃率,拄杖学商羊。

笔下无新句,瓶中已缺粮。

客途谁念我,合眼梦家乡。

(0)

闻陈公晦讣音

芹宫长傍柳塘阴,诗酒相逢话古心。

收拾豪华千载去,柳塘风月更谁深。

(0)

杂咏五首·其四

古人重懿行,今人重词说。

词说会媚人,不如甘老拙。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