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一二首·其七十》
《偈颂一一二首·其七十》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百丈说大义,辛勤事可知。

龙门无道理,大众绝狐疑。

帝力乾坤重,君恩雨露垂。

有人相借问,云外略扬眉。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释清远的《偈颂一一二首》中的第七十首,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佛教思想。

首句“百丈说大义”,以百丈为引子,点明了讨论的主题是关于大义的阐述。接着,“辛勤事可知”则强调了追求真理或大义的过程是艰辛而值得的,需要付出努力与汗水。

“龙门无道理,大众绝狐疑”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追求真理的过程比作穿越龙门,暗示了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表明了最终能够消除疑惑,达到内心的清明与宁静。

“帝力乾坤重,君恩雨露垂”这一联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将国家的力量与君主的恩泽比作支撑天地的重力与滋润万物的雨露,形象地表达了国家与君主对于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最后,“有人相借问,云外略扬眉”则是对如何面对外界询问的一种态度,即在面对他人的求知或质疑时,应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不被外界所扰,内心自有一份坚定与从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述,探讨了个人修行、社会责任以及人生态度等多个层面的主题,展现了佛教中关于智慧、慈悲与解脱的深邃思考。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甘州.题陈百生阆风绁马图

是何年吹堕谪仙人,春风紫罗裳。

看长虹吐气,才如天马,醉摆丝缰。

踏遍苍梧悬圃,瑶草四蹄香。

十二芙蓉外,佩玉翱翔。

已分琼楼玉宇,策斑虬欲起,笑问天阊。

甚三千弱水,云隔路茫茫。

漫回首、蓬莱清浅,算神仙、也怕见沧桑。

龙媒俊,任乘风去,招手鸾凰。

(0)

踏莎行.石声太守属题,即请顾误

雀舫迎花,骊尊倚树。

啼莺无计留人住,满江春水是恩波,离心争逐轻帆去。

古驿分携,晴沙细语。

灯窗重订巴山雨,新词书遍去思碑,暮云冉冉东皋路。

(0)

踏莎行.画柳

玉树微寒,琐窗宿雨。分明梦到闲庭宇。

一重帘幕对西风,离愁不断浮云去。

来雁惊秋,吟蛩向暮。江乡景物还如许。

几番残月又新霜,当时折柳人何处。

(0)

法曲献仙音.灵岩览古次韵梦窗

妆濯池花,步鸣廊叶,晚色苍凉僧院。

乱石牛羊,古台麋鹿,江枫黯愁霜点。

近水市菱歌起,吴声镇哀怨。

旷怀远,问鸱夷、载春何处,怊怅地、一径旧香恨染。

箭引越来溪,射晴波、秋练如剪。废柳残蝉。

替宫魂、歌舞肠断,算繁华成沼,故国青山还见。

(0)

河上谣

临河照影插花枝,莫道浑浊不相宜。

试把郎心比河水,顾盼分明当自知。

(0)

马上望泰山口号

古色苍寒倚太空,旁无附丽屹当中。

要知独拄东南角,不是人间培塿雄。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