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宿渔阳馆,新诗取次留。
奚囊应渐满,民瘼荷兼□。
日晏村烟薄,春深鸟韵柔。
若为忧国虑,时共野人筹。
一宿渔阳馆,新诗取次留。
奚囊应渐满,民瘼荷兼□。
日晏村烟薄,春深鸟韵柔。
若为忧国虑,时共野人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渔阳馆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国家忧虑与民间疾苦的关注。首联“一宿渔阳馆,新诗取次留”点明了地点与创作状态,暗示诗人即使在短暂的旅途中也能捕捉灵感,留下新作。颔联“奚囊应渐满,民瘼荷兼□”中,“奚囊”是古代文人携带书籍、文具的袋子,这里指诗人的创作积累;“民瘼”指的是百姓的疾苦,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与责任感。“荷兼□”中的“□”可能代表某种情感或态度,此处意为诗人不仅关注,更感同身受。
颈联“日晏村烟薄,春深鸟韵柔”转而描写自然景色,以“日晏”、“村烟薄”、“春深”、“鸟韵柔”构成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既展现了季节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热爱。尾联“若为忧国虑,时共野人筹”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忧虑,并且愿意与普通民众一同探讨解决方案,体现了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民主意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更体现了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是一首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佳作。
四海九州,如一戏具。运之失机,人与俱仆。
嗟世小儿,坐旁窥观。拟指其手,目动心寒。
伟兹邺侯,把握是器。南西北东,唯所欲置。
先捣范阳,困贼两河。远猷不施,遗孽遂多。
藉其馀智,指令李郭。尚洗甲兵,二都清廓。
再造有唐,如汉子房。留封亦谢,高卧嵩阳。
老居上宰,前星嵲屼。诚动昏庸,阴销篡夺。
寒暑迭运,今三百年。岩岩英风,俨若在前。
我思古人,心焉密勿。伟兹邺侯,才不世出。
陶陶太古民风淳,诈伪不萌情意真。
何尝吐纳事屈伸,往往皆为百岁人。
中古便似秋冬辰,和气无复如阳春。
机巧百出妄喜嗔,七十者稀以为珍。
我翁逍遥常幅巾,朴素几与太古邻。
饮食淡泊厌膻荤,衣裘不择敝与新。
日日娱嬉寂寞滨,甘与圣世为遗民。
天锡遐龄登九旬,回视同庚皆土尘。
炯然双眸且精神,坚彊直可齐松椿。
儿孙虽不侧朝绅,家庭礼法粗克遵。
白酒年年造逡巡,膝下戏綵娱慈亲。
万法皆空,空即是空,佛安在哉。
有云名妙净,可遮热恼,海名圆觉,堪洗尘埃。
翠竹真如,黄花般若,心上种来心上开。
教参熟,是菩提无树,明镜非台。偷闲来此徘徊。
把人世黄粱都唤回。
算五陵豪客,百年荣贵,何如衲子,一钵生涯。
俯仰溪山,婆娑松桧,两腋清风茶一杯。
拿舟去,更扫尘东壁,聊记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