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空即是空,佛安在哉。
有云名妙净,可遮热恼,海名圆觉,堪洗尘埃。
翠竹真如,黄花般若,心上种来心上开。
教参熟,是菩提无树,明镜非台。偷闲来此徘徊。
把人世黄粱都唤回。
算五陵豪客,百年荣贵,何如衲子,一钵生涯。
俯仰溪山,婆娑松桧,两腋清风茶一杯。
拿舟去,更扫尘东壁,聊记曾来。
万法皆空,空即是空,佛安在哉。
有云名妙净,可遮热恼,海名圆觉,堪洗尘埃。
翠竹真如,黄花般若,心上种来心上开。
教参熟,是菩提无树,明镜非台。偷闲来此徘徊。
把人世黄粱都唤回。
算五陵豪客,百年荣贵,何如衲子,一钵生涯。
俯仰溪山,婆娑松桧,两腋清风茶一杯。
拿舟去,更扫尘东壁,聊记曾来。
这首词以禅宗思想为背景,通过描绘寺庙生活的宁静与超脱,表达了词人对世俗繁华的淡然和对佛教修行的向往。"万法皆空,空即是空"直接引用禅宗核心理念,强调世间万物的虚幻。"翠竹真如,黄花般若"运用象征手法,将佛法比喻为竹的坚韧和花的智慧,寓意内心的清净与觉悟。
"偷闲来此徘徊",词人选择在忙碌中找寻片刻宁静,与衲子(僧人)交谈,感到心灵得到了洗涤。"百年荣贵,何如衲子,一钵生涯"对比了世俗的荣华与出家人的简单生活,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推崇。"俯仰溪山,婆娑松桧"描绘了自然景色,进一步渲染出寺庙的清幽环境。
最后,词人乘舟离去,留下"更扫尘东壁,聊记曾来"的痕迹,表达对这段禅修经历的珍视和回味。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词人对禅宗精神的深入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