圃塍新雨得春多,几个閒人载酒过。
夹径余沙编作障,悬根翠柏种成窠。
圃塍新雨得春多,几个閒人载酒过。
夹径余沙编作障,悬根翠柏种成窠。
这首元代诗人柳贯的《洪州歌(其十)》描绘了一幅雨后春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闲适之情。
首句“圃塍新雨得春多”,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天气,一场春雨过后,园田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春意盎然。这里的“圃塍”指的是农田间的沟渠或田埂,春雨使得土地更加肥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次句“几个闲人载酒过”,画面转向了人物活动。几个悠闲的人带着美酒穿行于这充满春意的田野之中,他们或许是为了欣赏美景,或许是为了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了古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接下来,“夹径余沙编作障,悬根翠柏种成窠。”这两句描绘了道路两旁的景象。路旁的沙土被巧妙地编织成了屏障,既美化了环境,又起到了一定的实用作用。而“悬根翠柏种成窠”则更显匠心独运,翠绿的柏树以其独特的姿态点缀在道路两侧,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装饰,增添了景色的层次感和生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雨后田园风光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闲适生活场景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悠然自得的生活哲学,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心灵的平静与愉悦。
暮屏翠冷,秋树赭疏,双峰对起南北。
好与霁天相接,浮图现西极。岧峣处,云共碧。
漫费尽、少年游屐。故乡近,一望空遥,水断烟隔。
闲凭涌金楼,潋滟波心,如洗梦淹笔。
唤醒睡龙苍角,盘空壮商翼。西湖路,成倦客。
待倩写、素缣千尺。便归去,酒底花边,犹自看得。
遍插茱萸。人何处、客里顿懒携壶。
雁影涵秋,绝似暮雨相呼。
料得曾留堤上月,旧家伴侣有书无。谩嗟吁。
数声怨抑,翻致无书。
谁识飘零万里,更可怜倦翼,同此江湖。
饮啄关心,知是近日何如。
陶潜尚存菊径,且休羡松风陶隐居。
沙汀冷,拣寒枝、不似烟水黄芦。
新篁依约佩初摇。老石润山腰。
逸人未必犹酣酒,正溪头、风雨潇潇。
砺齿犹随市隐,虚心肯受春招。从教三径入渔樵。
对此觉尘消。娟枝冷叶无多子,伴明窗、书卷诗瓢。
清过炎天梅蕊,淡欺雪里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