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屏翠冷,秋树赭疏,双峰对起南北。
好与霁天相接,浮图现西极。岧峣处,云共碧。
漫费尽、少年游屐。故乡近,一望空遥,水断烟隔。
闲凭涌金楼,潋滟波心,如洗梦淹笔。
唤醒睡龙苍角,盘空壮商翼。西湖路,成倦客。
待倩写、素缣千尺。便归去,酒底花边,犹自看得。
暮屏翠冷,秋树赭疏,双峰对起南北。
好与霁天相接,浮图现西极。岧峣处,云共碧。
漫费尽、少年游屐。故乡近,一望空遥,水断烟隔。
闲凭涌金楼,潋滟波心,如洗梦淹笔。
唤醒睡龙苍角,盘空壮商翼。西湖路,成倦客。
待倩写、素缣千尺。便归去,酒底花边,犹自看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西湖的幽静景象。开篇“暮屏翠冷,秋树赭疏”,刻画出傍晚时分,窗前绿幕低垂,秋风轻拂,树木间叶子呈现出赭色的稀疏。这两句生动地捕捉了自然界在秋天的静谧与衰败。
“双峰对起南北”,则是指西湖之畔,双峰山对峙而立,形成一幅南北对称的画面。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景物本身的美,也表现出一种平衡和谐的意境。
“好与霁天相接,浮图现西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天气的喜爱,以及在这晴朗之日,心中的图画似乎触手可及,直至遥远的西边尽头。这里,霁天指的是雨后初晴的天气,浮图则是诗人内心中理想美景的投射。
接下来的“岧峣处,云共碧”,是说在山谷之中,云与青石相互交融,共同绘出一幅碧绿色的画卷。这几句词语简洁而意境深远,以此映衬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和艺术化的表达。
“漫费尽、少年游屐”,则是一种回忆之情,似乎在说无数年华被徒劳地消磨在了这些风花雪月之间。这里,“游屐”指的是诗人过去游历时留下的足迹和心痕。
至于“故乡近,一望空遥,水断烟隔”,则是表达对远方家园的思念之情。尽管距离相近,但一旦望去,却发现只剩下空茫茫的一片苍凉,以及被河流和迷雾所隔绝的情景。
“闲凭涌金楼,潋滟波心,如洗梦淹笔”,则是说诗人在高楼之上,悠闲地倚靠着栏杆,看着下方波光粼粼的湖水,就像是在清洗那些沉积已久的梦境和墨香。这里,“金楼”指的是富丽堂皇的建筑,而“潋滟波心”则是对那静谧而又深邃的湖水情景的描摹。
“唤醒睡龙苍角,盘空壮商翼”,此句中诗人似乎在借助自然之声来唤醒沉睡的龙脊山脉,以及那些盘旋在天际的雄伟云翼。这里,诗人的笔触充满了想象力和艺术张力。
最后,“西湖路,成倦客”,则是对长久以来游历西湖而感到疲惫不堪的自己的一种自嘲。而“待倩写、素缣千尺”则是在表达一种期待,即希望留下这份情感和景致,就像等待着某人来书写同样宽广无边的白绢。
诗中末了,“便归去,酒底花边,犹自看得”,是说即使要离别西湖,也还是忍不住在心中回味那些在酒桌旁、花丛间所经历和感受到的一切。这里,“犹自看得”表达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家园和艺术创作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