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四弟·其一》
《寄四弟·其一》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古风

雏雁毛羽成,各各南北飞。

与君为兄弟,义兼友与师。

师严或伤和,肝鬲君所知。

阶前百尺桐,浓绿侵须眉。

树根两坐石,一平一嵚崎。

我坐拾落叶,君立攀高枝。

此读彼吟哦,形影常相随。

有时隔屋语,亦复穴壁窥。

当时忘此乐,亦已乐不疲。

人生欢聚时,何知苦别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开篇以“雏雁”喻兄弟初成长,各自展翅高飞,象征着兄弟虽分离,但心系彼此。接着,诗人通过“师严”之喻,表达了兄弟间既像师徒般严格要求,又不失亲密和谐的关系。诗中提到的“阶前百尺桐”、“浓绿侵须眉”等景象,不仅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生机,也暗含了兄弟间情感的深沉与细腻。

“树根两坐石,一平一嵚崎”,形象地描绘了兄弟俩在自然中的互动,一个稳如泰山,一个则显得独特不凡,象征着兄弟性格的不同,但彼此相依相随。通过“我坐拾落叶,君立攀高枝”的描述,展现了兄弟间的默契与互补,无论是共同拾起落叶的温馨,还是各自攀登高枝的独立,都体现了他们之间既亲密又独立的关系。

“此读彼吟哦,形影常相随”,进一步强调了兄弟间的相互陪伴与心灵相通。即使偶尔隔着屋檐交谈,或是偷偷窥视对方的生活,这份默契与亲密无间的情感,使得他们即便身处不同,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与温暖。

最后,“当时忘此乐,亦已乐不疲”表达了对当下快乐时光的珍惜与满足,而“人生欢聚时,何知苦别离”则预示了未来可能的分别,流露出对相聚时光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生活点滴的感悟与珍惜。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走笔偶赠省元唐子元殊

桂林一枝秀,晖晖清照人。

勿使藤蔓之,可以干高旻。

大临驾六翮,遨游出风尘。

太远不速归,归人念倚门。

(0)

赠何公志别驾事竣还湖州

忆予年向立,同君西瓮闾。

尔年方二六,志气千里驹。

君今已二毛,我衰当何如。

别驾展骥足,会计赴留都。

把酒谈故旧,美恶成虚无。

君自崇明德,爱此金玉躯。

(0)

癸酉除夕

伊昔垂髫年,逢岁辄欢喜。

喜欢将何如,数日仍屈指。

事与年侵寻,世网固缠己。

物态迁性情,感节悲怀起。

四序恒不居,天地有剥否。

眇兹血气躯,神理会颓圮。

四大非我物,安能保妻子。

骨肉尚不顾,官爵宁久恃。

困鱼乐深渊,龌龊思脱屣。

何当淩高风,采薇西山趾。

(0)

卜算子.极乐寺观心畲王孙画松

旧寺一春花,独少松千古。

惊走旁人出丑枝,倏忽龙鸾舞。

老笔健如椽,不露攀髯苦。

留取虬柯住世间,远数桥山祖。

(0)

减字浣溪纱.戏赠鹤亭

佳话当前破寂寥。美人心事恼中宵。

缠头百万可曾饶。

对客要呼将进酒,看花偏爱老来娇。

未谙蛮语抱蛮腰。

(0)

忆萝月.吊朱三夫人周湘云女士

夫君同调。海外相逢笑。谁料女中称管鲍。

山荆与子交尤早。伯鸾夫妇怀思。寄居庑下情痴。

记拉看花偕往,何堪重话当时。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