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前郊后丰年瑞,和气祥风帝所祈。
吹作六花殊未已,酿成三白更何思。
列城黎庶穷无告,幽谷畸人饱可期。
眼底玉溪真乐土,坐销愁叹合吟诗。
腊前郊后丰年瑞,和气祥风帝所祈。
吹作六花殊未已,酿成三白更何思。
列城黎庶穷无告,幽谷畸人饱可期。
眼底玉溪真乐土,坐销愁叹合吟诗。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韩淲对喜雪的细腻感受与感慨。诗中以“腊前郊后丰年瑞”开篇,点明了雪兆丰年的吉祥寓意,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丰收的期待。接着,“和气祥风帝所祈”一句,将自然现象与帝王的祈愿相联系,体现了古人对天地间万物与人世关系的深刻理解。
“吹作六花殊未已,酿成三白更何思”,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情景,不仅展现了雪的美丽,也暗示了雪对于大地的滋养作用。“列城黎庶穷无告,幽谷畸人饱可期”,诗人由自然界的景象联想到人间的疾苦与希望,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
“眼底玉溪真乐土,坐销愁叹合吟诗”,最后两句将目光转向眼前的美景,将雪后的玉溪比作真正的乐土,诗人在此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不禁吟诗抒怀。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