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清映水边枝,似向温泉见玉肌。
被恼诗人应不彻,怪来言语总成诗。
萧然清映水边枝,似向温泉见玉肌。
被恼诗人应不彻,怪来言语总成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梅花和黄觉民四首(其二)》。王之道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
"萧然清映水边枝" 一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春日或秋末,阳光透过树梢,洒落在水边的梅花枝上,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萧然" 二字形容光线柔和而又带有几分凉意,与"清映" 相呼应,共同营造了一种恬静淡远的氛围。
"似向温泉见玉肌" 这一句,则是将梅花比作美人的玉肌,用以表达诗人对梅花之美的赞叹。这里的"温泉" 可能暗示着春意盎然,水暖情浓,而梅花则宛如出浴的美人,肌肤光滑细腻,透露出淡淡的玉色光泽。
第三句 "被恼诗人应不彻"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被恼" 指的是诗人在创作时受到了一些干扰或是情绪上的波动,而"应不彻" 则意味着尽管如此,诗人的情感并没有完全地表达出来。
最后一句 "怪来言语总成诗" 显得诗人对此种状态的自嘲。在这种情境下,即便是随意说出的话,也似乎都能自然而然地化作诗行。这里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同时又带有几分自嘲和幽默。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之道对梅花的独特情感,更透露出了他在创作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以及其对待自然、语言与诗意的深刻理解。
玉窗清晓。但一望绿烟缥缈。画廊人悄。
竹阴哢娇鸟。佳客渺何许,别有枝头朋好。
几多杨柳楼台,翠帷掩漫惊觉。高楼倚啸。
甚花露犹湿皂帽。豆棚莲沼。得清气多少。
功名两蜗角,未损餐霞怀抱。
自坐花下梳头,镜中人老。
东北岩疆,想玄菟乐浪,江水同源。
草檄飞书,幕府仗青莲。
算几度、兴衰天运,未须回忆当年。
取次一笴乘风,来响惊弦。
闺中不劳思妇,梦征人万里,无定河边。
磊落曾看,沧海数为田。
待扫荡漫天氛祲,岸巾容色翛然。
此际恰料归时,定在秋前。
南枝旧约,惬素心得似,何逊东阁。
彩笔禅仙,玉貌臞仙,天涯已忍沦落。
劫灰一度春消息,省缟袂、丰姿如昨。
尽海桑、著意迁流,不改绿华红萼。
遥忆前芳晚晼,故园伫翠羽,初别黄鹤。
泛雪重湖,锄月空山,底事烟霞孤却。
溪藤百幅恁珍重,问冷艳、幽香谁托。
待料量、物外琴书,占取幼舆丘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