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花和黄觉民四首·其二》
《梅花和黄觉民四首·其二》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萧然清映水边枝,似向温泉见玉肌。

被恼诗人应不彻,怪来言语总成诗。

(0)
翻译
它在清澈的水面旁独自映照,仿佛在温泉中展现出如玉的肌肤。
诗人被它的美所困扰,可能并未完全理解,因为任何与它相关的言语都变成了诗。
注释
萧然:形容清冷、孤寂的样子。
清映:清晰地倒映。
温泉:自然的热水泉。
玉肌:比喻洁白如玉的肌肤。
被恼:被美景所困扰。
不彻:未能完全领悟。
怪来:难怪。
言语:说的话。
总成诗:总是变成诗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梅花和黄觉民四首(其二)》。王之道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

"萧然清映水边枝" 一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春日或秋末,阳光透过树梢,洒落在水边的梅花枝上,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萧然" 二字形容光线柔和而又带有几分凉意,与"清映" 相呼应,共同营造了一种恬静淡远的氛围。

"似向温泉见玉肌" 这一句,则是将梅花比作美人的玉肌,用以表达诗人对梅花之美的赞叹。这里的"温泉" 可能暗示着春意盎然,水暖情浓,而梅花则宛如出浴的美人,肌肤光滑细腻,透露出淡淡的玉色光泽。

第三句 "被恼诗人应不彻"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被恼" 指的是诗人在创作时受到了一些干扰或是情绪上的波动,而"应不彻" 则意味着尽管如此,诗人的情感并没有完全地表达出来。

最后一句 "怪来言语总成诗" 显得诗人对此种状态的自嘲。在这种情境下,即便是随意说出的话,也似乎都能自然而然地化作诗行。这里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同时又带有几分自嘲和幽默。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之道对梅花的独特情感,更透露出了他在创作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以及其对待自然、语言与诗意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清波引

玉窗清晓。但一望绿烟缥缈。画廊人悄。

竹阴哢娇鸟。佳客渺何许,别有枝头朋好。

几多杨柳楼台,翠帷掩漫惊觉。高楼倚啸。

甚花露犹湿皂帽。豆棚莲沼。得清气多少。

功名两蜗角,未损餐霞怀抱。

自坐花下梳头,镜中人老。

(0)

金盏倒垂莲.送人之朝鲜,用晁无咎韵

东北岩疆,想玄菟乐浪,江水同源。

草檄飞书,幕府仗青莲。

算几度、兴衰天运,未须回忆当年。

取次一笴乘风,来响惊弦。

闺中不劳思妇,梦征人万里,无定河边。

磊落曾看,沧海数为田。

待扫荡漫天氛祲,岸巾容色翛然。

此际恰料归时,定在秋前。

(0)

金盏子令

清辰霁雨,骤看春涨,已平池。

亭轩四瞩,有繁樱照眼,桃李纷披。

黄蜂紫燕,来去如织,共赏花时。

到晚来、湘帘半卷,挂绿杨枝。

(0)

菩萨蛮·其二

乱山排闼将愁入。愁心更比山重叠。燕子带书来。

红笺花下开。书词多婉折。暂解眉头结。

风送落花飞。可能还故枝。

(0)

浣溪沙

时命由来即事功。贩缯屠狗是英雄。

竹林谁与挹清风。

碧血几人同化燐,青编无笔更褒忠。

此生元合老书佣。

(0)

疏影.题陈叔通百梅书屋图

南枝旧约,惬素心得似,何逊东阁。

彩笔禅仙,玉貌臞仙,天涯已忍沦落。

劫灰一度春消息,省缟袂、丰姿如昨。

尽海桑、著意迁流,不改绿华红萼。

遥忆前芳晚晼,故园伫翠羽,初别黄鹤。

泛雪重湖,锄月空山,底事烟霞孤却。

溪藤百幅恁珍重,问冷艳、幽香谁托。

待料量、物外琴书,占取幼舆丘壑。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