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琅玕势千尺,满壁清风动幽室。
坡翁老可不复见,梦入筼筜秋瑟瑟。
一双琅玕势千尺,满壁清风动幽室。
坡翁老可不复见,梦入筼筜秋瑟瑟。
此诗描绘了一幅竹林清风的画面,充满了宁静与深邃之感。开篇“一双琅玕势千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竹子的高大挺拔,仿佛两根巨大的翡翠柱子直插云霄,气势磅礴。接着“满壁清风动幽室”,则将视线从外景转向内室,清风拂过竹林,不仅带来了凉爽,也使得室内充满了清新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舒适的氛围。
“坡翁老可不复见”一句,巧妙地引用了宋代文学大家苏轼(号东坡居士,故称“坡翁”)的名字,表达了对苏轼的怀念之情。苏轼曾有大量描写竹子的诗文,而今竹子虽在,但诗人所敬仰的苏轼已不在人世,只能在梦中与之相遇。最后“梦入筼筜秋瑟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梦境中的相遇,秋天的筼筜(即竹子)在梦中瑟瑟作响,既是对苏轼诗歌中竹子形象的再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对苏轼及其作品的深深怀念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的高洁与清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古代文人墨客的追思与敬仰,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