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侬家住湖水傍,菰米莼丝野饭香。
猫头紫笋尺围大,沙角红菱三寸长。
阿侬家住湖水傍,菰米莼丝野饭香。
猫头紫笋尺围大,沙角红菱三寸长。
这首明代诗人朱朴的《西湖竹枝词五首·四》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活画面。首句“阿侬家住湖水傍”以亲切的口语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湖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接着,“菰米莼丝野饭香”写出了湖畔人家简单而自然的饮食生活,菰米和莼菜的清香,透露出一种田园诗意。
后两句“猫头紫笋尺围大,沙角红菱三寸长”则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当地特色美食,猫头竹笋以其硕大的尺寸(一尺左右)显得尤为突出,而沙角红菱则小巧玲珑,只有三寸长。这两句通过具象的物象,展现了西湖周边丰富多样的自然馈赠,以及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细腻地刻画了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碧瓦霜融,绣阁寒轻,春浮寿杯。
羡华年七帙,人生稀有,新阳七日,天意安排。
丹凤门开,黄麾仗立,此际应须召促回。
人道是,却暂时绣斧,索笑盐梅。
吁江假守非才。
犹记得当时传庾台。
算良机再会,抠衣来久,归鞭何速,祝寿方才。
应与邦人,传为佳话,只为先生诞日来。
明年看,是侬方九曲,公已三台。
岳渎储精,冰壶里、精神可掬。
三万卷、龙蛇落纸,琅杆撑腹。
便合弹冠登要路,如何袖手缄空谷。
又谁知、天独授先生,长生。
鹤易怨,龟多缩。
竹太瘦,梅偏独。
算人间何物,可传心曲。
但愿君如天上月,年年此夜团如玉。
更有人、千里共婵娟,偷香祝时出爱姬。
持节淅东,六十年前,紫阳老师。
看粟移七郡,功深到处,棠阴一道,民尚思之。
心印亲传,雨岩来括,寅岁幸无庚子饥。
仁同亲,更备存先具,仓积千斯。
青州阴德天知。
只此事堪为崧岳祈。
与太夫人寿,相看华发,转中书令,长著斑衣。
岁岁梅花,樽前索笑,霜月先圆两夜规。
称觞了,报春风千里,班观龙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