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其五》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其五》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天地如悬鹄,圣贤若藏阄。

万古愁茫茫,谁是的路头。

官者为利缚,隐者为名囚。

玄无点化术,禅有知见忧。

欲灭身旁影,终迷水底搂。

十年而一叶,枉自费雕鏉。

(0)
鉴赏

这首诗《湖上别同方子公赋(其五)》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道德与修行的深刻洞察。

首句“天地如悬鹄”以“鹄”(天鹅)比喻天地之间的广阔与高远,暗示宇宙之大与人类的渺小。接着“圣贤若藏阄”则以“阄”(一种赌博工具)比喻圣贤之道的难以捉摸和理解,表达了对圣贤智慧的敬畏与追寻的艰难。

“万古愁茫茫,谁是的路头”两句,诗人将个人的愁绪与历史的长河相联系,提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在漫长的历史中,究竟何为正确的道路?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时代与社会的深刻质疑。

“官者为利缚,隐者为名囚”揭示了社会中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困境:官员追求功名利禄,往往被权力与欲望所束缚;隐士虽远离尘嚣,却可能因名声的追求而陷入另一种形式的束缚。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玄无点化术,禅有知见忧”进一步探讨了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实践。在“玄”(玄学,指深奥难解的道理)的世界里,似乎没有直接的点化之术,而在“禅”(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中,又常常伴随着对知见的忧虑,即对自我认知的过度执着可能导致修行的障碍。

“欲灭身旁影,终迷水底搂”表达了诗人对于消除自我意识、达到心灵纯净状态的渴望,但同时也意识到这一过程的复杂与困难,如同水中捞月,难以触及。

最后,“十年而一叶,枉自费雕鏉”以自然界的现象比喻人生的短暂与努力的徒劳,十年间或许只能成就一片叶子,而这样的努力最终可能是白费心力。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与象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道德与修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困惑。它不仅是一次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探索,也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对人性本质的深入洞察。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昨日过仲威不值作诗来谢因次其韵并呈明叔

故山端可计焉终,孰遣求官自取穷。

诗遇二豪真胜己,鬓惊霜白验成翁。

醒狂在昔人增益,间阔于今安取丰。

邂逅过君无厌数,异时相远念难同。

(0)

逵弟招饮

天潢家世本同宗,玉质亭亭似岱嵩。

海国快逢情契合,华堂盛集酒香浓。

谈诗雅以唐为法,植品端惟汉是从。

握手雉皋旋别去,暮云春树想高踪。

(0)

车行诗

稳如江海迎潮上,险似虚空逐电行。

纵使中原平似掌,我车只作不平鸣。

(0)

杜鹃花

鸟啼从溅血,花发亦同心。

三月春光老,映山花照林。

(0)

王弱翁与余相遇汉口赋古意赠别

我船行荆江,厌此江水浑。

北风知人意,引著清汉滨。

汉滨有佳人,心与汉水白。

涉江弄秋叶,唤客踏明月。

明月永相望,佳人不可忘。

期君以千年,佩我明珠珰。

(0)

寿昌寺

尘埃终日事无穷,不得探真问远公。

莫讶殷勤题粉壁,重来应见碧纱笼。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