捩迟初挑吹,弄急时催舞。
钏响逐弦鸣,衫回半障柱。
欲知心不平,君看黛眉聚。
捩迟初挑吹,弄急时催舞。
钏响逐弦鸣,衫回半障柱。
欲知心不平,君看黛眉聚。
这首诗描绘了箜篌这一乐器在演奏过程中的生动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展现了乐曲从缓慢悠扬到急促激昂的变化,以及音乐与舞蹈、服饰的和谐互动。"捩迟初挑吹,弄急时催舞",开篇即以对比手法,描绘了乐曲开始时的轻柔与随后的热烈,仿佛音乐本身便能激发起舞蹈的热情。"钏响逐弦鸣,衫回半障柱",进一步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通过金钏的叮咚声与箜篌的共鸣,以及舞者转身时衣袖轻轻遮挡柱子的动态画面,营造出一种视觉与听觉交织的美感。最后,"欲知心不平,君看黛眉聚",以人物表情作为收尾,暗示演奏者情感的强烈波动,同时也表达了对观众情绪的触动,使得整个场景更加饱满而富有感染力。整首诗通过对箜篌演奏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音乐与情感深刻的理解和表达。
客游严陵道,中路哭者谁。
哀哀母子别,云是夫弃妻。
百年结欢爱,一旦生别离。
妾去何足怜,怜此乳下儿。
哌哌未能语,弃去良可悲。
儿啼苦恋母,母闻转悲凄。
欲语别离苦,孩提尔何知。
徒能抚汝顶,相顾空泪垂。
夫妇义已绝,母子恩亦亏。
尔饥谁与哺,尔寒谁与衣。
明年尔学行,谁与相提携。
人言无母怜,有父尚可依。
尔父忍弃我,弃汝将如遗。
去去两相失,相见未有期。
娟娟秀眉目,梦寐或见之。
夜静涧声咽,犹似闻儿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