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藏令萧辰,中野始黄萎。
芳尘息座隅,悄焉伤永逝。
颓阳永无旦,感此重泉闭。
乱流汩方羊,先生初厌世。
三日捐馆谷,未遑绝人事。
忧怀结晨夜,卒复悬梁缢。
嘉被旧邦土,后世称忠义。
白藏令萧辰,中野始黄萎。
芳尘息座隅,悄焉伤永逝。
颓阳永无旦,感此重泉闭。
乱流汩方羊,先生初厌世。
三日捐馆谷,未遑绝人事。
忧怀结晨夜,卒复悬梁缢。
嘉被旧邦土,后世称忠义。
这首挽歌《赵焕文茂才挽歌二首(其二)》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句“白藏令萧辰,中野始黄萎”,以自然景象的变迁隐喻逝者生命的终结,白露时节的萧瑟与田野开始凋零,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结束。接着,“芳尘息座隅,悄焉伤永逝”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逝者离去后的寂静与哀伤,芳尘不再,座隅空寂,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哀痛与不舍。
“颓阳永无旦,感此重泉闭”则通过描述夕阳的沉没和地下的封闭,表达了对逝者永远离世的感慨与无奈。接下来,“乱流汩方羊,先生初厌世”两句,以“乱流”比喻纷扰的人世,而“方羊”则暗示了先生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最终选择离开人世。
“三日捐馆谷,未遑绝人事”描述了逝者在去世后的第三天,完成了最后的仪式,未能完全摆脱人世间的事务,留下一丝遗憾。最后,“忧怀结晨夜,卒复悬梁缢”两句,揭示了逝者内心的痛苦与挣扎,直至深夜仍难以释怀,最终选择了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
“嘉被旧邦土,后世称忠义”则是对逝者品德与行为的高度评价,赞美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其忠诚与正义将被后世铭记。
整首挽歌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人物心理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逝者生平的简要回顾,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崇敬之情。
与客携壶去。望高高、半山失却,满城风雨。
何许白衣人邂逅,小立东篱共语。
未怪是、催租断句。
寂寞午鸡啼三四,悄老人、桥上前期误。
卿且去,整吾屦。寒空旧是题诗处。
莽云烟、缠蛟舞凤,东吴西楚。
千古新亭英雄梦,泪湿神州块土。
叹落日、鸿沟无路。
一片沙场君不去,空平生、恨恨王夷甫。
凭半醉,付金缕。
海枯泣尽天吴泪。又涨经天河水。
万古鱼龙,雷收电卷,宇宙刹那间戏。沉兰坠芷。
想重整荷衣,顿惊腰细。
尚有干将,冲牛射斗定何似。成都桥动万里。
叹何时重见,鹃啼人起。
孤竹双清,紫荆半落,到此吟枯神瘁。对床永已。
但梦绕青神,尘昏白帝。重反离骚,众醒吾独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