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筠阳竹根枕》
《筠阳竹根枕》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古风

高安老竹三尺围,断为釜甑中可炊。

蕲州开笛不足数,嶰谷截筒空自奇。

何如猫头未成竹,化为霜根白如玉。

峥嵘劲节不得施,历碌黑斑空满目。

白头老吏饱官仓,云梦南州睡初足。

筠阳别乘一幅书,寄我中刳两枵腹。

飘飘逸韵青衣郎,梦中相见筠山阳。

一笑摩挲抚君背,定教从此毋相忘。

我欲问舍无何乡,为我往使华胥王。

人生草草两鬓霜,要知日月壶中长。

(0)
鉴赏

这首诗《筠阳竹根枕》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通过对竹根枕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的开头以“高安老竹三尺围,断为釜甑中可炊”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竹子从生长到被加工成生活用品的过程,既体现了竹子的实用价值,也暗示了竹子在生活中的不可或缺。接下来,“蕲州开笛不足数,嶰谷截筒空自奇”两句,通过对比不同地方的竹制品,强调了筠阳竹根枕的独特之处。

“何如猫头未成竹,化为霜根白如玉。峥嵘劲节不得施,历碌黑斑空满目。”这几句诗通过想象未成熟竹子的变化,以及竹根枕上特有的纹理和颜色,表达了对竹子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竹根枕独特魅力的赞叹。

“白头老吏饱官仓,云梦南州睡初足。筠阳别乘一幅书,寄我中刳两枵腹。”这里通过描述一位饱经沧桑的老吏和筠阳别乘(官员)的书信往来,进一步展现了竹根枕作为礼物传递的情感价值,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友情深厚。

“飘飘逸韵青衣郎,梦中相见筠山阳。一笑摩挲抚君背,定教从此毋相忘。”最后,诗人以“青衣郎”的形象,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期待再次相聚的愿望,通过梦境中的相遇,强化了情感的连结。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竹根枕的自然美和实用性,更蕴含了诗人对友情、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望,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追求。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对新篁

新绿苞初解,嫩气笋犹香。

含露渐舒叶,抽丛稍自长。

清晨止亭下,独爱此幽篁。

(0)

上行杯·其二

白马玉鞭金辔,少年郎,离别容易,迢遰去程千万里。

惆怅异乡云水,满酌一杯劝和泪。

须愧,珍重意,莫辞醉。

(0)

江陵使至汝州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0)

未央风

五更先起玉阶东,渐入千门万户中。

总向高楼吹舞袖,秋风还不及春风。

(0)

使东川.亚枝红

平阳池上亚枝红,怅望山邮事事同。

还向万竿深竹里,一枝浑卧碧流中。

(0)

使东川.汉江上笛

小年为写游梁赋,最说汉江闻笛愁。

今夜听时在何处,月明西县驿南楼。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