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贼书来鸟共飞,江东谢傅喜生眉。
即招记室横彤管,共泛楼船倒玉卮。
破贼书来鸟共飞,江东谢傅喜生眉。
即招记室横彤管,共泛楼船倒玉卮。
这首诗《凯歌一首赠参将戚公》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参将戚公战功的赞美与祝贺之情。
首句“破贼书来鸟共飞”,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战报传来时的喜悦场景,如同胜利的消息与飞翔的鸟儿一同传遍四方,形象地表现了捷报的迅速传播和人们内心的欢腾。
次句“江东谢傅喜生眉”,借用了东晋名相谢安的故事,以“谢傅”代指参将戚公,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赞誉。谢安在得知淝水之战大胜的消息后,喜极而生白发转黑,这里用“喜生眉”象征着戚公因战功卓著而带来的无上喜悦。
接着,“即招记室横彤管”,描述了庆祝胜利时的情景,即邀请文官(记室)使用红色的笔(彤管),在纸上记录下这次辉煌的战役,体现了对历史记载的重视以及对胜利的纪念。
最后,“共泛楼船倒玉卮”,则描绘了众人共同庆祝的热闹场面,大家乘坐楼船游弋于江面,举杯畅饮,共享胜利的喜悦。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庆祝活动的盛大,也体现了军民同庆的和谐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胜利场景的细腻描绘,既表达了对参将戚公卓越军事才能的赞赏,也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军民同庆、共襄盛举的美好景象。
苍烟横晚江,江树不可辨。
远山虢国眉,近山鬒不变。
谁将元气夜半翻,凌乱少陵好东绢。
幽人绝流一苇航,应恨可人不相见。
千村万落路不通,恐有闭门忘世翁。
孔明渐老安石卧,谁为苍生起卧龙。
须臾云树开苍茫,始识九疑分潇湘。
良工出自何水部,妙思已落陈思王。
陈思王,今葛谢,袖中翛翛有造化。
萧斋晏坐对图画,时发云霖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