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仪真呈友人》
《仪真呈友人》全文
宋 / 刘宰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近闻李郭舟,送往涉重湖。

我欲与之俱,鹢飞过宋都。

死生见交情,嗟我失东隅。

归来整杖屦,颜厚见彼姝。

念昔担簦日,篮缕出无襦。

公子载与归,樽酒日相娱。

所愧身为客,如彼绕树乌。食苹鹿在野,呦呦呼其?。

鸿雁稽来书,提壶空劝沽。

输君山中行,梅梢嗅紫萸。

又有好事人,开宴勤招呼。

翻然弃舟楫,跃马问长途。

嗟我困行役,胜游那能觎。

方今神圣君,南风歌有虞。

所须贤与能,搜罗遍八区。

公等梁栋姿,咳唾玉与珠。

尚从山泽游,此理良可吁。

翻思六月息,岂即非南图。

料公赐环日,祸转当亡胡。

愿借尚方剑,先斩张禹颅。

小子虽不敏,敢效一得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ēnchéngyǒurén
sòng / liúzǎi

jìnwénguōzhōusòngwǎngshèzhòng

zhīfēiguòsòngdōu

shēngjiànjiāoqíngjiēzhūdōng

guīláizhěngzhàngyánhòujiànshū

niàndāndēnglánchū

gōngzǎiguīzūnjiǔxiāng

suǒkuìshēnwèiràoshùniǎo

shípíng鹿zàiyōuyōulíng

鸿hóngyànláishūkōngquàn

shūjūnshānzhōngxíngméishāoxiù

yòuyǒuhǎoshìrénkāiyànqínzhāo

fānránzhōuwèncháng

jiēkùnxíngshèngyóunéng

fāngjīnshénshèngjūnnánfēng

suǒxiánnéngsōuluóbiàn

gōngděngliángdòng姿hāituòzhū

shàngcóngshānyóuliáng

fānliùyuèfēinán

liàogōnghuánhuòzhuǎndāngrén

yuànjièshàngfāngjiànxiānzhǎnzhāng

xiǎosuīmǐngǎnxiào

注释
李郭:人名。
鹢:古代一种水鸟。
东隅:东方或开始的地方。
篮缕:破旧的篮子和衣服。
公子:对贵族青年的尊称。
咳唾玉与珠:比喻言辞高雅,有价值。
尚方剑:皇帝御赐的宝剑,象征权力。
张禹:历史人物,此处可能是讽刺对象。
翻译
最近听说李郭二人乘船远行,穿越重重湖泊去送别。
我也想一同前往,如同鹢鸟飞过宋都的上空。
生死之交显现于此,感叹我在东边的机遇已失。
归来后整理行装,面带笑容去见那位女子。
忆起往昔挑着担子的日子,衣衫破旧无暖衣。
公子好心载我回家,每日饮酒共度欢乐时光。
惭愧自己作为客人,如同乌鸦围绕大树,不得安宁。
食草的鹿在野外,鹿鸣声中呼唤同伴。
鸿雁带来书信,我却只能空提壶劝酒。
不如你山中漫步,梅香中嗅着紫萸。
还有热心的人设宴款待,我却突然放弃舟楫。
策马踏上长途,旅行的困顿让我无法享受美景。
当今圣明的君主,如同虞舜般南风歌颂。
国家需要贤能之人,遍寻天下各处。
你们如同梁柱之才,言谈举止间尽显才华。
但仍向往山泽之游,这样的道理实在令人叹息。
回想起夏日的休息,难道不是南下计划的一部分吗?
料想君王赐予环佩之时,灾祸可能转向敌虏。
我愿借尚方宝剑,先斩张禹以明志。
虽然我不才,但敢效仿一己之愚见。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宰所作,名为《仪真呈友人》。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和对朋友深厚交谊的诗篇。

“近闻李郭舟,送往涉重湖。” 这两句通过提及远方的交通工具,传递了作者对于远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之情。这里的“李郭舟”可能是指代远行的人,而“涉重湖”则形象地表达了通往那里的艰难险阻。

“我欲与之俱,鹢飞过宋都。” 这里作者表达了想要随着鸟儿一同飞向朋友所在的愿望,“宋都”可能是指代某个地方,但这里更多的是作为一个遥远的象征存在。

“死生见交情,嗟我失东隅。”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深厚友情的珍视和自己身处异乡、失去往日欢聚之地的感慨。“死生”指的是生与死,也就是说不论是生是死,都要保持交情;“嗟我失东隅”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以下几句诗,通过记叙往昔的欢乐时光和目前的困顿生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担簦日”、“篮缕出无襦”等具体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现实境遇的不满。

“公子载与归,樽酒日相娱。” 这里提及的是朋友间的欢聚和饮酒为乐,这些都是作者所渴望的生活状态,但目前却只能通过回忆来获得慰藉。

“所愧身为客,如彼绕树乌。”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个外来的游子,对自己身份的自责,以及对于归属感的渴求。这里的“绕树乌”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自然界中群居生活的情景,与作者目前的孤独和漂泊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述大自然中的生命活动,如“食苹鹿在野,呦呦呼其?”等,以及提及书信往来,如“鸿雁稽来书,提壶空劝沽”,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描述山中行走、梅梢嗅紫萸等自然景象,以及开宴勤招呼等社会交往的情形,再次强调了作者对于朋友和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现实中的困顿和无奈的感受,如“胜游那能觎”所体现。

最后几句诗则转向了对现任统治者的颂扬,以及对于贤才与能人的期待,这可能是出于当时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政治修辞。而结尾部分的“料公赐环日,祸转当亡胡”和“愿借尚方剑,先斩张禹颅”则表达了对于某种正义或个人恩怨的渴望,这里的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不易断定,但可以看出是作者内心的一种希望或梦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人际交往以及个人的情感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深沉的人生体验。

作者介绍
刘宰

刘宰
朝代:宋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登应天寺塔

闲上应天寺里塔,九层突兀入幽云。

下窥已觉红尘别,低语犹疑碧落闻。

秦望山高如髻簇,照湖水阔若瓯分。

野人不管兴亡事,空凭危栏到日曛。

(0)

征妇怨

金闺寂寞罢妆台,玉箸栏干界粉腮。

花落掩关春欲暮,月圆攲枕梦初回。

鸾胶岂续愁肠断,龙剑难挥别绪开。

曾寄锦书无限意,塞鸿何事不归来。

(0)

颂六十二首·其四十二

峨峨王舍城,郁郁灵竹园。

中有神化长,巧诱入幽玄。

善人募授福,恶友乐雠怨。

善恶升沉异,熏莸别路门。

(0)

长安为崔弘度屈突盖语

宁饮三升醋,不见崔弘度。

宁炙三斗艾,不逢屈突盖。

(0)

鸟妖诗

独足上高台,茂草变为灰。

欲知我家处,朱门当水开。

(0)

作蚕丝·其三

绩蚕初成茧,相思条女密。

投身汤水中,贵得共成匹。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