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客归辕里。恰三秋、霜林叶散,鲤鱼风起。
四角红毡氋子背,踯躅河桥之际。
趁不上、东华宵骑。
三叠凄凉渭城曲,感生平清泪如鉊水。
知我者,惟兄耳。重逢萧寺人憔悴。
忆君家、中郎阿大,清言何绮。
杳矣人琴千载恨,宿草吞声未已。
离绪到、中年如此。
生不成名身已老,叹虎头食肉非吾事。
空击筑,长安市。
倦客归辕里。恰三秋、霜林叶散,鲤鱼风起。
四角红毡氋子背,踯躅河桥之际。
趁不上、东华宵骑。
三叠凄凉渭城曲,感生平清泪如鉊水。
知我者,惟兄耳。重逢萧寺人憔悴。
忆君家、中郎阿大,清言何绮。
杳矣人琴千载恨,宿草吞声未已。
离绪到、中年如此。
生不成名身已老,叹虎头食肉非吾事。
空击筑,长安市。
这首《贺新凉·送阮亭东归兼悼西樵》是清代词人曹贞吉的作品,情感深沉,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词的开篇“倦客归辕里”,描绘了主人公在归途中的疲惫与孤独,仿佛一个倦游的旅人在归家的路上,内心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接着,“恰三秋、霜林叶散,鲤鱼风起”一句,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霜林叶散”和“鲤鱼风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哀愁与寂寞。
“四角红毡氋子背,踯躅河桥之际”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行走在河边小桥上的孤独与彷徨,红毡氋子背的细节描写,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紧接着,“趁不上、东华宵骑”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主人公与繁华都市的错过,以及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惋惜。
“三叠凄凉渭城曲,感生平清泪如鉊水”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引用渭城曲这一古典音乐作品,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深深怀念,清泪如鉊水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悲痛与哀伤。
“知我者,惟兄耳”一句,点明了友情的珍贵与难得,强调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接下来,“重逢萧寺人憔悴”则预示了与友人再次相见时的场景,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但彼此都已变得苍老与憔悴。
“忆君家、中郎阿大,清言何绮”通过回忆友人的家庭背景和个性特点,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刻了解与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赞美。接下来,“杳矣人琴千载恨,宿草吞声未已”一句,借用了伯牙绝弦和钟子期的故事,表达了对逝去友谊的深切怀念与遗憾,以及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最后,“离绪到、中年如此。生不成名身已老,叹虎头食肉非吾事。空击筑,长安市。”总结了词人的感慨,表达了对中年时光的无奈与对功名利禄的淡然,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失落。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友情、岁月、人生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词人深邃的思想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屯雾催寒,战云压暮,肠断悲秋时候。
兵火匆匆,哭路几人饥走。
才闭门、怕听笳呜,奈隔戍、遥传角奏。
哀不尽、江北江南,孤鸿声咽朔风骤。
故乡乔木似旧。念人间何世,劫灰飞又。
触目惊心,多少营边衰柳。
谩说是、鸟亦含愁,便篱菊、近来都瘦。
更几处、篝火鸣狐,荒城白昼。
叶上新诗,吟残鹦鹉,惊回谢庭春困。
漫拂冰纨,轻拈湘管,小白嫣红相映。
缓移纤腕,闲写出、翠华春影。
佩暖罗松,腻霞微晕,宿酲乍醒。低徊宝阑又凭。
罥霓裳、绿云欲暝。玉润珠寒,偏萦粉奴香鬓。
几许胭脂泪冷,算未解、东风后来讯。
艳照金莲,宫袍眩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