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隐何年别翠微,瀑泉声入锁禅扉。
御前曾写八分字,天上特宣三事衣。
灯照夜庵霜后冷,鼎烹秋菌雨中肥。
终归五老峰边去,杯渡长江一锡飞。
旧隐何年别翠微,瀑泉声入锁禅扉。
御前曾写八分字,天上特宣三事衣。
灯照夜庵霜后冷,鼎烹秋菌雨中肥。
终归五老峰边去,杯渡长江一锡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归山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和佛法的向往。开篇“旧隐何年别翠微”表达了久别林泉的隐居生活,而“瀑泉声入锁禅扉”则是对远离尘世、专注修行境界的描写,水声渗透禅房,营造出一种超脱尘嚣的氛围。
“御前曾写八分字,天上特宣三事衣”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在皇帝面前的才华和荣耀,以及由此获得的特别恩赐。这里所谓“八分字”,是指书法作品,而“三事衣”则可能象征着某种特殊的赏赐。
接下来的“灯照夜庵霜后冷,鼎烹秋菌雨中肥”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深夜中的修行生活,以及对自然之物(如秋天的蘑菇)的细腻观察和感受。这里的“霜后冷”与“雨中肥”都强调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意境。
最后,“终归五老峰边去,杯渡长江一锡飞”则表达了诗人最终回归自然、追求灵山胜地的决心。这里的“五老峰”是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而“杯渡长江一锡飞”则象征着超凡脱俗,轻舟直上天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和佛法之静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荣华的淡然。
游子一去家,十年愁不见。
愁如汾水东,不到吴江岸。
异地各荣衰,何繇共言宴。
忽睹子纲书,欣然一称善。
知交尽四海,岂必无英彦。
贵此金石情,出处同一贯。
太行冰雪积,沙塞飞蓬转。
何能久不老,坐看人间换。
惟有方寸心,不与玄鬒变。
薄暮出郭门,迢迢川路永。
西崦日将沈,前村烟欲瞑。
敲叶雨声繁,号林风势猛。
电影划高原,遥认招提境。
取径到禅关,隔离出镫影。
蛩语古廊深,苔侵石灶冷。
道人止我宿,剖瓜代煎茗。
尘世万蝇蚋,卧此虚堂静。
一枕梦魂清,晨钟催客醒。
夫子堂前柏树古,苍龙夭矫丹凤舞。
我来展拜仲春时,灵根翠黛心摩抚。
千年益寿异天封,四时嘉荫超新甫。
乔柯偃覆春复秋,霜皮磊落风还雨。
晻霭烟云衬鼎彝,逾历星霜侪石鼓,青青不改有神功,滋荣得所谢斤斧。
分行屹屹树丰碑,景仰宣圣鸿文垂。
万世师表祖题额,孝弟忠信人伦基。
昔年释奠曾奉命,今则讲学礼攸宜。
为人臣暨为人子,曲衷不遂空怆之。
凛承大位日兢惕,一勤莅政心孜孜。
羡尔栋梁之材堪予辅,坚贞秀拔起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