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事都捐忆大庭,茅檐相对眼俱青。
期君别后文章健,往吊沅湘屈子醒。
机事都捐忆大庭,茅檐相对眼俱青。
期君别后文章健,往吊沅湘屈子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薖所作的《赠别董彦速四首(其四)》。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机事都捐忆大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告别时内心的平静与淡然,仿佛所有的纷扰与忙碌都已放下,回归到内心深处的大自然之中。这里的“大庭”可能象征着宁静与和谐的自然环境,暗示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在这片宁静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接着,“茅檐相对眼俱青”一句,通过生动的视觉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简朴的茅屋前相视而坐的情景。这里的“眼俱青”不仅描绘了周围环境的清新,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眼中的清澈与纯净的赞美,寓意着友谊的纯洁与长久。
最后两句“期君别后文章健,往吊沅湘屈子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他希望友人在分别之后,能够保持文思敏捷,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同时,这里借用了屈原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敬仰,希望友人如同屈子一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尚的品德。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既体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又蕴含了对友人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佳作。
生平食字饱,渴饮松煤汁。
共压强韵诗,思苦笔未湿。
纷如舟竞渡,红锦志先得。
胜事出危险,好语生迫急。
每爱孟东野,铜斗夸射鸭。
虽无壮士怀,幽韵写蒙幂。
飞情高鸟堕,洗恨游鲂赤。
不独吟者劳,闻歌已头白。
伊余亦何事,肩耸发去帻。
胡不日中眠,强效寒虫泣。
灵均去我久,风雅道渐缺。
我欲拜低头,谁是词坛客。
何当唤韩孟,去作城南集。
春花绣暖丛台西,邺城荡荡天与齐。
高台美人留不得,伊谁永卧邺城北。
石马荒寒狐兔走,叱吒笙歌复何有。
馀香一旦尽诸姬,遗臭千秋在人口。
奸雄弄国如弄丸,排风驱电万马奔。
能呼虎士作鹰犬,直以禹域为丘园。
何图大命等秋蟪,钧天未了空沈醉。
舞女犹传赵国声,宫人频话开元事。
邺城终古草离离,过客愁闻班马嘶。
世情转烛尔复尔,覆车不毖来无已。
仗剑争寻大泽蛇,合围正逐双飞雉。
本来棋局何亏成,盖威予圣天所惩。
横槊雄风顾安在,况乃孱郝当其庭。
何用此生狗脚朕,如鸟投罗兽投阱。
始知黄屋拥金根,不及青蓑汎烟艇。
驱罢车驰邺城下,七二冢存真孰假。
祇恐山灵软笑人,相携共对漫漫夜。
《邺城行》【清·王易】春花绣暖丛台西,邺城荡荡天与齐。高台美人留不得,伊谁永卧邺城北。石马荒寒狐兔走,叱吒笙歌复何有。馀香一旦尽诸姬,遗臭千秋在人口。奸雄弄国如弄丸,排风驱电万马奔。能呼虎士作鹰犬,直以禹域为丘园。何图大命等秋蟪,钧天未了空沈醉。舞女犹传赵国声,宫人频话开元事。邺城终古草离离,过客愁闻班马嘶。世情转烛尔复尔,覆车不毖来无已。仗剑争寻大泽蛇,合围正逐双飞雉。本来棋局何亏成,盖威予圣天所惩。横槊雄风顾安在,况乃孱郝当其庭。何用此生狗脚朕,如鸟投罗兽投阱。始知黄屋拥金根,不及青蓑汎烟艇。驱罢车驰邺城下,七二冢存真孰假。祇恐山灵软笑人,相携共对漫漫夜。
https://shici.929r.com/shici/s9eAh4.html
情殊景未迁,电瞬别今古。
琐琐百封书,垒垒一抔土。
开缄尘满衣,省事泪如雨。
声容不可复,执此同对语。
昔留讵为今,今留更何补。
似怜尺幅间,心血贮多许。
频年贱且劳,将母吾共汝。
盐齑既自甘,菽水意良苦。
传书半哀时,互慰亦十五。
乃知富逊贫,兄弟得相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