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罨绮疏,檀麝散琳除。
最可娱几暇,惟应对雨馀。
殿春饶富贵,陆地有芙蕖。
名漏疑删孔,词雄想赋舒。
徘徊供啸咏,俯仰验居诸。
犹忆垂髫日,承恩此最初。
云霞罨绮疏,檀麝散琳除。
最可娱几暇,惟应对雨馀。
殿春饶富贵,陆地有芙蕖。
名漏疑删孔,词雄想赋舒。
徘徊供啸咏,俯仰验居诸。
犹忆垂髫日,承恩此最初。
这首诗描绘了圆明园内景致的细腻与华美,诗人以“镂月开云”为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合在一起。
首联“云霞罨绮疏,檀麝散琳除”,以绮丽的云霞和檀香的香气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氛围。这里运用了“罨”字,生动地描绘了云霞覆盖在绮丽的景物之上,仿佛给自然添上了精致的装饰。而“檀麝散琳除”则通过檀香与麝香的散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香气与奢华感。
颔联“最可娱几暇,惟应对雨馀”,表达了在闲暇时光中,面对雨后的清新景象,人们可以得到最大的愉悦。这里的“雨馀”不仅指雨水之后的清新空气,也象征着心灵的洗涤与净化,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颈联“殿春饶富贵,陆地有芙蕖”,将春天的富饶与芙蕖(荷花)的生长环境相联系,暗示了圆明园内四季如春,富贵繁华的景象。这里“殿春”既指春季,也暗含皇家宫殿之意,强调了园内的豪华与尊贵。
尾联“名漏疑删孔,词雄想赋舒”,通过对比孔子删定《诗经》的典故,表达了对园中景致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名漏”可能是指园中景致的名声流传,而“删孔”则是借用了孔子删定《诗经》的故事,暗示园中景致的高雅与不凡。同时,“词雄想赋舒”则表达了诗人想要用雄伟的文辞来赞颂这些美景的愿望。
最后两联“徘徊供啸咏,俯仰验居诸”,描述了人在园中漫步时的自由与自在,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与体验。这里“啸咏”指的是吟唱或感叹,体现了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情感流露。“俯仰验居诸”则意味着在园中行走时,每一步都充满了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圆明园内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作品。
白雁黄花处处秋,鲍山风雨独登楼。
忽惊返照湖中出,转见孤城水上浮。
多病恰堪成卧隐,浊醪真足抵穷愁。
先生懒作东篱会,可但交情老自休。
勇贯先锋气,鹰扬后阵威。
秦关提宝剑,沙碛历天旗。
白发秋霜肃,丹心皎日辉。
饯饮军民别,恩崇赐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