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雁黄花处处秋,鲍山风雨独登楼。
忽惊返照湖中出,转见孤城水上浮。
多病恰堪成卧隐,浊醪真足抵穷愁。
先生懒作东篱会,可但交情老自休。
白雁黄花处处秋,鲍山风雨独登楼。
忽惊返照湖中出,转见孤城水上浮。
多病恰堪成卧隐,浊醪真足抵穷愁。
先生懒作东篱会,可但交情老自休。
这首《九日登楼》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登高望远的景象,充满了浓郁的诗意与情感。
首句“白雁黄花处处秋”,以白雁与黄花作为秋天的象征,渲染出一片金黄色的秋意,白雁在空中翱翔,黄花遍地开放,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而又略带萧瑟的秋景图。接着,“鲍山风雨独登楼”一句,诗人独自一人登上高楼,面对着风雨中的鲍山,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壮阔的氛围。
“忽惊返照湖中出,转见孤城水上浮”两句,描绘了夕阳映照湖面的美丽景象,湖面上仿佛浮现出一座孤城,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这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多病恰堪成卧隐,浊醪真足抵穷愁”表达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选择隐居的生活态度,以及通过饮酒来排解生活中的困苦与烦恼。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普遍追求的精神状态。
最后,“先生懒作东篱会,可但交情老自休”则点明了诗人不愿参与世俗的聚会,更倾向于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东篱下相聚,享受那份简单而纯粹的友情。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其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生活的理想境界。
整体而言,《九日登楼》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完美融合,既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哀愁,又传达了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