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郊南路,红门启上林。
岁时蒐狩礼,畎亩豫游心。
羽仗连花影,帷宫接柳阴。
凤城回首望,缥缈五云深。
十里郊南路,红门启上林。
岁时蒐狩礼,畎亩豫游心。
羽仗连花影,帷宫接柳阴。
凤城回首望,缥缈五云深。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南苑进行狩猎活动的场景,展现了皇家的气派与壮观。首句“十里郊南路,红门启上林”以开阔的视角,描绘了一条延伸至远方的郊野之路,尽头是开启的红门,引领着进入一片茂密的森林,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接着,“岁时蒐狩礼,畎亩豫游心”点明了季节和活动的性质——在特定的时间进行狩猎,同时表达了皇帝在田间地头游玩的心境,既体现了皇家的狩猎传统,也流露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羽仗连花影,帷宫接柳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狩猎现场的景象。羽仗,即带有羽毛装饰的狩猎工具或仪仗,与花影交织,展现出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帷宫,可能是指临时搭建的行宫或帐篷,与柳阴相连,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自然的环境。
最后,“凤城回首望,缥缈五云深”以“凤城”代指京城,表达了皇帝在离开时回望京城,只见其被缥缈的云雾所笼罩,显得更加遥远而神秘。这一句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暗示了皇家出行的宏大与尊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皇家狩猎活动的盛况,以及皇帝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
踏歌归去也,纶竿上、高挂黑羊裘。
喜有意近人,犹存幽竹,忘机似我,惟有浮鸥。
不须问,两丸新日月,几箭旧春秋。
若说买名,徒低酒价,但言罟利,恐涴渔舟。
兴亡谁家事,高粱上、怕听燕子啾啾。
且向松关喂鹤,柳道骑牛。
有奇书下酒,灯前破瓮,好风吹韵,花下拈阄。
如此一生足矣,何必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