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隐者》
《赠隐者》全文
宋 / 刘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夫子生东野,经年不到城。

爱吟无俗趣,贪画得閒名。

荒径侵山影,虚堂出燕声。

我惭为谪吏,泉石负幽情。

(0)
注释
夫子:指有学问、品德高尚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东野:地名,可能暗示诗人出身的地方。
经年:多年。
不到城:未常去城市。
俗趣:平凡或低俗的兴趣。
贪画:非常爱好绘画。
閒名:清闲的名声,指因艺术才华而获得的声誉。
荒径:荒凉的小路。
山影:山的影子。
虚堂:空荡的厅堂。
谪吏:被贬谪的官员。
泉石:自然的山水,象征隐逸生活。
幽情:幽深的情感,通常指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翻译
先生出生在东野之地,多年未曾踏入城市。
他热爱吟诗,情趣高雅,不落俗套;他沉迷绘画,赢得了闲适的名声。
荒芜的小路深入山的阴影,空荡的厅堂回荡着燕子的鸣叫声。
我感到惭愧,身为贬谪的官吏,未能尽情享受山水间的幽静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镇所作的《赠隐者》,通过对隐者的描绘,展现出了一位超凡脱俗的高人形象。首句“夫子生东野”,以“夫子”尊称隐者,暗示其学问深厚且与世无争;“经年不到城”,强调隐者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爱吟无俗趣”赞美其喜好诗歌,情趣高雅,不染尘俗;“贪画得闲名”则说他醉心于绘画,以此获得清闲之名。后两句“荒径侵山影,虚堂出燕声”通过描绘隐者居所周围的环境,如荒径、山影和空寂的堂屋中传来的燕鸣,进一步渲染出隐者的隐逸生活和宁静心境。

最后,诗人自谦为“谪吏”,表达了对隐者那种远离官场、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未能如愿投身山水的遗憾。“泉石负幽情”一句,既是对隐者生活方式的羡慕,也是对自己未能尽情享受山水之乐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敬仰和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刘镇
朝代:宋   字:叔安   号:随如   籍贯:宋广州南海

宋广州南海人,字叔安,号随如。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以诖误谪居三山三十年。性恬淡,士大夫皆贤之。工诗词,尤长于诗,明白清润,为时所推。有《随如百咏》。 
猜你喜欢

题金显宗墨竹

天人赋物如天工,墨光洒竹回天容。

千年劲玉寒不死,清波照响悲吟龙。

烟凝草绿承华殿,鬼冷秋霜月如练。

长毫写影竹不知,《子夜歌》残空记面。

春云一散风吹尘,茫茫海色翻青鳞。

金仙泪痕愁汉月,尚怜玉轴随时新。

梦跨茅龙上天去,女娲补天天不语。

海绡画鸾生翠羽,踏破银湾湿河鼓。

射龙江深春不度,风色萧萧怨千古。

(0)

和阎子济韵二首·其一

愁忧无端来,有巧不容措。

平生兔三窟,挂网不知惧。

君子事明哲,为善天下妒。

俯仰无愧怍,于以理世务。

祸罹忽然至,不幸我岂恶。

所以终百年,任运恒优裕。

哀哉古屈子,死岂忠贞误。

委质复洁身,谗口焉得污。

(0)

送陈仲孚赴天台教谕

除书出紫微,百里较增辉。

又趣横经去,应如衣锦归。

乡枌迷驿柳,泮藻胜山薇。

问讯诸亲友,秋高雁字稀。

(0)

送湖南李直夫宪使

君去湖南我上京,思君欲见又芜城。

沧波留月能归海,江雁拖云不到衡。

一代豪华谁远识,百年惊畏护灵名。

好来不作男儿事,有水可渔山可耕。

(0)

题周公益墨迹

今观益公帖,老气肃锋铓。

孙氏青毡永,宜开宝墨堂。

(0)

黄门飞鞚图

太平无有羽书尘,局促龙鳞万里身。

不著圉人时骋骛,天闲骄悍若为驯。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