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美人.大光祖席,醉中赋长短句》
《虞美人.大光祖席,醉中赋长短句》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词  词牌: 虞美人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0)
注释
搔首:以手搔头,意为有所思的样子。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樽(zūn)前雪。
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héng)州。
翻译
船已经挂起帆来了准备离去,可作者却搔首踟蹰不忍离去,一杯杯地饮着好友送别之酒。以前天天写诗作词翘首盼望春天的到来,可等到了春天桃花刚了却要与友人匆匆离别。
歌姬的歌声常常因离别之人而呜咽,还清楚记着离别席上的情形。明天酒醒后就要随着大江行舟离去,只能满满带着一船的离别之恨驶向衡州。
鉴赏

这首宋词以饮酒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去时的复杂心情。首句“张帆欲去仍搔首”描绘了诗人欲行又留恋的情态,形象地刻画出离别的不舍。次句“更醉君家酒”则写出诗人借酒浇愁,试图暂时忘却离别的痛苦。

“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两句,通过春天的景色和桃花的盛开,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紧迫感。诗人每日期盼春天的到来,然而当桃花盛开时,离别却已迫在眉睫,这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尊前雪”描绘了宴席上歌声凄切,仿佛连行人都为之动容,同时回忆起宴席上酒杯中的白雪(酒),象征着友情和离别的苦涩。

最后两句“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预示着诗人酒醒后将独自面对江水东流,心中装载的满是离别的愁绪,直奔衡州而去。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心绪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游海珠寺谒李忠简公祠·其二

玉曙词章绝学难,先生千古此登坛。

风裁何处霜同肃,权贵于今骨尚寒。

珠寺考钟鸣夜月,越江飞浪障东澜。

哲人遗像瞻依在,步武谁弹柱后冠。

(0)

履端二日赋十绝句·其一

十旬晴霁乍闻雷,出震能教万象开。

莫道春风偏护暖,春风原是雪中回。

(0)

过东林寺

寺门黄叶午风飘,僧供清茶马首邀。

不见远公长笑去,何人相送虎溪桥。

(0)

别李代良族兄宪文弟瑞洛于北上舟中·其一

月净江空浩不流,别君今夜得同舟。

鸡声莫自催眠去,明日相看天际头。

(0)

竹枝词·其三

东家女儿食兼珍,西壁含饴但素羹。

待各长成十五六,食贫嫁得好良人。

(0)

戊寅中秋五首·其五

皎魄团团淡素秋,喜增光爽怨增愁。

好随芦渚渔家乐,莫向长安问酒楼。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