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露夜冥冥,林空石气清。
断云涵落叶,古涧泻寒星。
荒草无幽径,衰兰委远汀。
狂吟愁独返,徙倚短长亭。
苦露夜冥冥,林空石气清。
断云涵落叶,古涧泻寒星。
荒草无幽径,衰兰委远汀。
狂吟愁独返,徙倚短长亭。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夜荒凉而静谧的景象。首句“苦露夜冥冥”以“苦露”点明季节与天气特征,夜晚的露水似乎带着一丝凄苦,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林空石气清”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空旷与清冷,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夜色所包裹,只剩下石头散发出的寒气。
接下来,“断云涵落叶”一句,通过“断云”和“落叶”的结合,展现了冬日天空的阴郁与大地的萧瑟,落叶随风飘零,似乎在诉说着季节更迭的无奈。“古涧泻寒星”中,“古涧”与“寒星”的对比,既突出了山涧的古老与深邃,也暗示了星辰的寒冷与遥远,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孤寂的画面。
“荒草无幽径,衰兰委远汀”两句,通过“荒草”、“无幽径”、“衰兰”、“委远汀”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荒凉与衰败,仿佛连一条隐藏的小路都不存在,只有衰败的兰花孤独地躺在远处的水边,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孤独。
最后,“狂吟愁独返,徙倚短长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孤独。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或许会忍不住高声吟唱,试图排解心中的忧愁,但最终还是独自返回,只能在短亭或长亭间徘徊,寻找一丝慰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深刻地反映了诗人面对冬夜荒凉景色时的孤独与感慨。
山颦低锁黛,远岚翠匝,暝度楚天遥。
半春频梦雨,雁后花前,恨逐舞红彫。
余寒殢热,病损却、麟带宽腰。
衣倦添,鸭眠熏减,麝晕掩羞潮。魂销。
鸾弦香沁,凤轸音乖,也难成凄调。
凝望极、云连芳草,青误征袍。
风回絮卷浑如雪,漾酒旂、愁满江皋。
凭醉赏,兰痕腻玉冰绡。
崔九堂前,又惊见、旧日龟年幡绰。
天上歌彻霓裳,宫腰正纤弱。
曾听了、春雷殿角,更亲把、定场弦索。
法曲凄凉,家山舞破,休问辽鹤。
奈新调、都失传头,借商女、庭花自斟酌。
弹到龙香拨冷,几江南花落。
嗟玉貌、伤时杜老,剩苦饥、白首臣朔。
岂为丝竹中年,动余哀乐。
登太华峰,斩大王头,岂不快哉。
正盖公接席,曹醇可饮,道林升座,谢麈能陪。
元度真长,三朝九见,京尹原非轻薄才。
阳关笛,便南飞老鹤,亦为徘徊。骊驹门外休催。
有百道、言泉往复回。
算建安七子,惟公独健,野王二老,舍我谁偕。
且尽今宵,天门冬酒,后夜思量无此杯。
神仙客,在莲花岭上,早寄诗来。
相忆何如相见好,往来唯子情真。
小年志气恰如神。语随残烛尽,心共㬉炉温。
相见依然相别去,从今书札须勤。
风寒渭水叶纷纷。倘过征战地,应有未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