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村居即事十首·其一》
《村居即事十首·其一》全文
明 / 胡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天上归来葺敝庐,买松移竹事幽居。

喜从邻里团新社,得教儿孙读旧书。

芳草池塘清涨溢,落花门巷绿阴初。

莫言疏傅金都尽,颇似颜含乐有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隐田园的士人生活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首句“天上归来葺敝庐”,以“天上归来”暗示诗人曾有过仕途生涯,如今选择回归乡村,修葺简陋的居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接着,“买松移竹事幽居”一句,通过购买松树和移植竹子来营造一个幽静的居住环境,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喜从邻里团新社,得教儿孙读旧书”两句,展现了诗人与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教育后代的重视。通过组织新的社集活动,不仅增进了邻里间的交流与友谊,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知识传承的珍视。同时,教导儿孙读书,既是对家族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后辈未来发展的期许。

“芳草池塘清涨溢,落花门巷绿阴初”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风光图,池塘中芳草萋萋,水波轻漾,门前小径旁落花纷飞,绿荫初生,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最后,“莫言疏傅金都尽,颇似颜含乐有余”两句,以历史人物疏广和颜含为例,表达了诗人虽身处简陋之境,但内心仍充满满足与快乐。疏傅金都尽,意指财富已尽,但仍能保持内心的富足;颜含乐有余,则是说即使在贫困中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层面的追求,以及对简单、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归隐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家庭、教育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胡俨

胡俨
朝代:明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宁乡夜雪

雪敲庭竹韵萧萧,衾铁生寒转寂寥。

蜀道难行山更险,乡关无信地应遥。

旅怀浑似乌惊月,世事还如鹿覆蕉。

莫把青铜临晓看,朱颜今夜半成凋。

(0)

益阳道中

山行将半载,两过益阳军。

废宅消兵燹,荒田照夕曛。

马冲松岭雾,鸟动竹溪云。

心为陶甄迫,寒泉耳倦闻。

(0)

宝应即景

宿鹭眠鸥水满田,败荷疏柳雨晴天。

帘招村市谁家酒,风送帆樯何处船。

隔岸数声牛背笛,斜阳一抹渡头烟。

沧洲风景那须画,著我居閒乐事便。

(0)

寄衣曲

制就寒衣谁与将,长缝短线牵人肠。

寸丝极于寸心苦,借问傍人同寄与。

封裹频开仍覆视,一片慇勤心万里。

江南十月寒不禁,况我良人在辽水。

天寒雨雪阴山道,去日行装岂完好。

今将血泪与寒衣,寄向天涯何日到。

(0)

送雪峰僧龙渊归三山

新持半偈出青莲,孤鹤閒云思渺然。

金锡来承天汉语,紫衣归坐雪峰禅。

寻钟野寺残山外,漱齿寒流落照边。

行至东林休结社,松枝已偃旧房前。

(0)

雨中斋居寄倪烱

空斋疏雨又黄昏,那复孤灯坐掩门。

纵道异乡常不雨,举头看月也消魂。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