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就寒衣谁与将,长缝短线牵人肠。
寸丝极于寸心苦,借问傍人同寄与。
封裹频开仍覆视,一片慇勤心万里。
江南十月寒不禁,况我良人在辽水。
天寒雨雪阴山道,去日行装岂完好。
今将血泪与寒衣,寄向天涯何日到。
制就寒衣谁与将,长缝短线牵人肠。
寸丝极于寸心苦,借问傍人同寄与。
封裹频开仍覆视,一片慇勤心万里。
江南十月寒不禁,况我良人在辽水。
天寒雨雪阴山道,去日行装岂完好。
今将血泪与寒衣,寄向天涯何日到。
这首《寄衣曲》是明代诗人赵迪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
首句“制就寒衣谁与将”,以一个疑问句开头,仿佛在询问着制作好的衣物,究竟该托付给谁来送达远方的亲人手中。接着,“长缝短线牵人肠”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缝制衣物的线比作牵动人心的细绳,形象地表达了制作衣物时的深情与牵挂。
“寸丝极于寸心苦”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说明每一线都倾注了作者的心血与苦楚,体现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厚情谊。接下来的“借问傍人同寄与”,则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能一同帮助传递这份心意的愿望,显示出其对远方亲人的关心与思念。
“封裹频开仍覆视,一片慇勤心万里”两句,描述了作者反复检查包裹,生怕遗漏任何细节,表现了对衣物寄送的慎重与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最后,“江南十月寒不禁,况我良人在辽水”一句,通过对比江南的寒冷与辽水那边的遥远,突出了对远方亲人的担忧与思念。
“天寒雨雪阴山道,去日行装岂完好”则描绘了远行途中可能遭遇的艰难险阻,暗示了对衣物能否完好无损到达目的地的忧虑。最后一句“今将血泪与寒衣,寄向天涯何日到”,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作者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关怀寄托于衣物之中,期盼它们能够早日抵达,传达自己的心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以及对衣物寄送过程中的复杂心情,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哀愁的佳作。
先皇御天宇,圣德靡不周。
英谋乘末造,百职嗟未修。
贼凶祸竟烈,率士戴同仇。
宫车不忍听,社稷沦浮沤。
鸱张窥宝箓,逆毒播神州。
三光黯失色,五岳撑齐愁。
万乘东方来,自天降貔貅。
一鼓克关甸,长驱抵燕幽。
电扫欻雷崩,群孽载奄刘。
八荒幸弛愤,九庙亦濯羞。
吊伐协天机,仁义匪弓矛。
嗟晋越西鄙,实维冲贼喉。
封豕又巢穴,歇遽释兜鍪。
跨河遂收崤,不啻触蚁丘。
元憝稽天诛,长瞻血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