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情无计总飞扬,忽忽行迷坐若忘。
遁拟凿坯因骨傲,吟还带索为愁长。
听猿讵止三声泪,绕指真成百炼钢。
自傲一呕休示客,恐将冰炭置人肠。
抑情无计总飞扬,忽忽行迷坐若忘。
遁拟凿坯因骨傲,吟还带索为愁长。
听猿讵止三声泪,绕指真成百炼钢。
自傲一呕休示客,恐将冰炭置人肠。
这首诗《酒垆杂感四首(其一)》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句“抑情无计总飞扬”,开篇即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情感难以抑制,仿佛在空中飘扬不定,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和无法控制的情绪波动。接着,“忽忽行迷坐若忘”进一步描绘了这种迷茫与恍惚的状态,无论是行走还是静坐,都显得心不在焉,仿佛迷失了自我,陷入了一种难以摆脱的精神困境。
“遁拟凿坯因骨傲,吟还带索为愁长”两句,通过“遁”、“拟”、“凿坯”、“骨傲”、“吟”、“带索”等形象,展现了诗人试图逃避现实、寻找精神寄托的努力,但最终却只能在诗歌中寻求慰藉,愁绪却如绳索般缠绕不散,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听猿讵止三声泪,绕指真成百炼钢”两句,以“听猿”这一自然景象为引子,借猿声之哀鸣,喻指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悲伤,仿佛连猿声都能触动诗人的眼泪。而“绕指真成百炼钢”则以钢铁的坚韧比喻诗人情感的磨砺与成长,尽管痛苦如刀割,但最终能化为坚强的力量。
最后,“自傲一呕休示客,恐将冰炭置人肠”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情感的保护,担心自己的痛苦与挣扎会带给他人负担或伤害,体现了诗人对他人的关怀与体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自我保护意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和生动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在痛苦中寻求自我救赎与成长的过程,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情感共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