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石山》
《白石山》全文
宋 / 林斗南   形式: 古风

路迥萦纡行木杪,脚力穷时山更好。

苦吟转觉嘉句悭,远望方知众山小。

登临自昔知几人,留题石暗苍苔新。

吁嗟开辟岁时久,名字湮没多无闻。

细观天地无穷极,百岁浮生真一息。

少和灵运纵垂名,俯仰之间亦陈迹。

何如大人能达观,古今等视犹晨昏。

朝菌灵芝皆死尔,彼有修短何足言。

往来盘薄何为者,祇为幽怀未渠舍。

凭阑一览万境空,辙迹何须遍天下。

(0)
注释
路迥:道路遥远。
萦纡:弯曲环绕。
木杪:树梢。
脚力:体力。
穷时:疲惫时。
山更好:景色更美。
苦吟:苦心作诗。
嘉句:佳句。
悭:难得。
远望:远眺。
众山小:众山显得渺小。
登临:登山临水。
昔:过去。
多无闻:很少被提及。
细观:仔细观察。
无穷极:无边无际。
浮生:短暂人生。
少和灵运:年轻时与灵运相比。
俯仰之间:转眼间。
陈迹:过去的事迹。
大人:豁达的人。
等视:同等看待。
晨昏:早晚。
朝菌:朝生暮死的小虫。
灵芝:比喻长寿。
修短:寿命长短。
盘薄:徘徊。
幽怀:内心深处的情感。
渠舍:放下。
凭阑:倚靠栏杆。
万境空:万物皆空。
辙迹:足迹。
翻译
道路漫长曲折延伸至树梢,当脚步疲惫时,山景更显优美。
苦心推敲诗篇,却觉得佳句难得,远眺才察觉众山渺小。
自古以来,登高望远者能有几人,他们在石上留下的题字已被青苔覆盖。
感叹时光悠久,许多人的姓名已淹没无闻。
仔细观察天地无边无际,百年人生不过一瞬。
年轻时即使与谢灵运齐名,但转眼间也成了过去。
何如能有豁达之人,看待古今如看待早晚更迭。
朝菌和灵芝虽有寿命长短,但这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我们为何不断徘徊,只因内心深处的情感难以放下。
倚栏远眺,万物皆空,何必追寻世界的每个角落。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林斗南的《白石山》描绘了登山者的旅程与感悟。首句“路迥萦纡行木杪”展现了山路蜿蜒曲折,仿佛行走在树梢之上,给人以高远之感。接着,“脚力穷时山更好”表达了在疲惫之时,山景反而更加壮丽,暗示了登山过程中的惊喜与收获。

“苦吟转觉嘉句悭,远望方知众山小”两句,通过苦心吟咏与远眺的对比,揭示了诗歌创作中灵感的不易捕捉,以及登高后对世间万物的宏观认识。“登临自昔知几人,留题石暗苍苔新”则感慨古人登临此地者寥寥,而自己的题记却如新苔般悄然生长,流露出历史沧桑之感。

“吁嗟开辟岁时久,名字湮没多无闻”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无情,个人的名声可能随着时间流逝而被遗忘。“细观天地无穷极,百岁浮生真一息”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宇宙永恒的深思,认为即使如谢灵运这样的大诗人,其名望也终将化为过往。

最后,“何如大人能达观,古今等视犹晨昏”倡导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看待古今事物如同昼夜更替,不执着于短暂的名利。“朝菌灵芝皆死尔,彼有修短何足言”进一步强调生命的瞬息即逝,不必过于计较长短。“往来盘薄何为者,祇为幽怀未渠舍”表明诗人登山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排遣内心深处的情感。

整首诗以登白石山的体验,寓言人生哲理,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林斗南
朝代:宋

林斗南,乐清(今属浙江)人。《宋诗拾遗》置其人于宁宗嘉定时人之间,姑从之。
猜你喜欢

题画·其二

垂柳千条绾晚霞,溪深流出半桃花。

不嫌渔艇过从惯,天下车书正一家。

(0)

江上

帆影宵仍远,山容午始开。

水禽无意绪,飞去又飞来。

(0)

疏草成·其二

严寒风色昼萧萧,极目关河涕泪遥。

陇首自啼秦吉了,军中宁乏霍嫖姚。

雁臣聚朔卢龙暗,鲛室徂秋赤魃骄。

纵使微忱动天听,空言何补圣明朝。

(0)

次答罗文昭

闻报旬来独卧干,魂摇天阙梦犹寒。

公车未必如方朔,木榻还应愧幼安。

谁为君王申九伐,况闻功业起三韩。

艰危宏济须公等,肯遣萧条老鹖冠。

(0)

送朱镜澄解官还吴

言辞越江水,归醉洞庭春。

南国浮云尽,天涯别梦新。

垂杨迷驿路,綵服倦游尘。

渐喜秋风近,承欢荐美莼。

(0)

丁亥仲春余归自岭右暂憩乡园读杜工部秦州杂咏怅然感怀因次其韵·其十四

转徙知吾拙,平陂信有天。

却怜蓬矢奋,差少羽书传。

揽翠依金阁,烹云近玉泉。

干戈如永偃,高枕故庐边。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