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坞云庄往复还,新藩三接恰馀閒。
归心底限穷边外,继踵频来数月间。
便拟皇风浃西海,果然积雪看南山。
蜃窗万景供吟凭,冰磴寒林懒试攀。
松坞云庄往复还,新藩三接恰馀閒。
归心底限穷边外,继踵频来数月间。
便拟皇风浃西海,果然积雪看南山。
蜃窗万景供吟凭,冰磴寒林懒试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松坞云庄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美景与深沉哲思。
首联“松坞云庄往复还,新藩三接恰馀閒”,诗人往返于松坞云庄之间,新辟的藩篱三面环绕,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一种闲适宁静的氛围。这里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个人心境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和谐之美。
颔联“归心底限穷边外,继踵频来数月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归隐之意,似乎在追求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同时,“底限”与“频来”形成对比,既体现了对远方边界的向往,也暗示了频繁造访的现实,透露出一种矛盾而又不失浪漫的情感色彩。
颈联“便拟皇风浃西海,果然积雪看南山”,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他渴望让皇家之风遍及整个西海,同时也期待着在积雪覆盖的南山上欣赏壮丽景色。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宏大的理想抱负,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
尾联“蜃窗万景供吟凭,冰磴寒林懒试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内心感受。蜃窗前万千景象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而面对冰冷的山林,他却选择了懒于攀登,或许是在享受静观自然的乐趣,或是对探索未知的某种退避。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既热爱自然又追求内心平静的复杂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清乾隆皇帝弘历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雪霁燕山北,梅残汉苑东。
客星开夕燕,人日听春鸿。
绿鬓愁堪短,青云计未工。
年华双鸟去,岁事一尊同。
湖海烽烟里,乾坤聚散中。
金花遥对月,玉树迥含风。
笔共江淹俊,途俱阮藉穷。
中原携数子,去矣上崆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