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忆莲娃夜叩门,恐缘芳草怨王孙。
眉弯海峤初生月,鬓亸巫峰欲坠云。
金粟花残将委烬,香丝篆破不成文。
朦胧月映人如玉,尔汝忘形共一樽。
为忆莲娃夜叩门,恐缘芳草怨王孙。
眉弯海峤初生月,鬓亸巫峰欲坠云。
金粟花残将委烬,香丝篆破不成文。
朦胧月映人如玉,尔汝忘形共一樽。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拜访朋友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首句“为忆莲娃夜叩门”,以“莲娃”喻指女子,表达了诗人对某位女子的思念之情,夜晚轻叩门扉,透露出一种温柔而略带羞涩的期待。接下来的“恐缘芳草怨王孙”,借用了“芳草”和“王孙”的典故,暗示了诗人担心自己的来访会令对方感到不悦,流露出一种谨慎与歉意。
“眉弯海峤初生月,鬓亸巫峰欲坠云”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女子的眉眼比作初升的月亮,灵动而柔和;将她的发丝比作欲坠的云彩,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优雅。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女子的外貌,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金粟花残将委烬,香丝篆破不成文”则转而描写自然景象,金粟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篆破不成文”则可能是指烟雾缭绕的景象,暗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或离别的情绪。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诗中情感的表达。
最后,“朦胧月映人如玉,尔汝忘形共一樽”两句,以月光下的女子形象比喻为玉石,既赞美了女子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她高洁品质的欣赏。同时,“尔汝忘形共一樽”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友情,大家在月光下举杯畅饮,忘记了身份的差异,共享欢乐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女子的深情与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传达了诗人与友人间真挚的情感交流,充满了诗意与温情。
上将可陵师,匹士志难移。
如论惜短命,何得满长祇。
双峰开凤翅,秀出南湖州。
地势抱郊树,山威增郡楼。
正逢周柱史,来会鲁诸侯。
缓步凌彩茜,清铙发飕飗。
披云得灵境,拂石临芳洲。
积翠遥空碧,含风广泽秋。
萧辰资丽思,高论惊精修。
何似钟山集,徵文及惠休。
太湖三山口,吴王在时道。
寂寞千载心,无人见春草。
谁识缄怨者,持此伤怀抱。
孤舟畏狂风,一点宿烟岛。
望所思兮若何,月荡漾兮空波。
云离离兮北断,鸿眇眇兮南多。
身去兮天畔,心折兮湖岸。
春风胡为兮塞路,使我归梦兮撩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