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过谢池小酌戏继前韵示诸友》
《夜过谢池小酌戏继前韵示诸友》全文
宋 / 欧阳澈   形式: 七言律诗

为忆莲娃夜叩门,恐缘芳草怨王孙。

眉弯海峤初生月,鬓亸巫峰欲坠云。

金粟花残将委烬,香丝篆破不成文。

朦胧月映人如玉,尔汝忘形共一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拜访朋友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首句“为忆莲娃夜叩门”,以“莲娃”喻指女子,表达了诗人对某位女子的思念之情,夜晚轻叩门扉,透露出一种温柔而略带羞涩的期待。接下来的“恐缘芳草怨王孙”,借用了“芳草”和“王孙”的典故,暗示了诗人担心自己的来访会令对方感到不悦,流露出一种谨慎与歉意。

“眉弯海峤初生月,鬓亸巫峰欲坠云”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女子的眉眼比作初升的月亮,灵动而柔和;将她的发丝比作欲坠的云彩,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优雅。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女子的外貌,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金粟花残将委烬,香丝篆破不成文”则转而描写自然景象,金粟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篆破不成文”则可能是指烟雾缭绕的景象,暗示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或离别的情绪。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诗中情感的表达。

最后,“朦胧月映人如玉,尔汝忘形共一樽”两句,以月光下的女子形象比喻为玉石,既赞美了女子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她高洁品质的欣赏。同时,“尔汝忘形共一樽”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友情,大家在月光下举杯畅饮,忘记了身份的差异,共享欢乐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女子的深情与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传达了诗人与友人间真挚的情感交流,充满了诗意与温情。

作者介绍

欧阳澈
朝代:宋   字:德明   籍贯:抚州崇仁(今属江西)

欧阳澈,男,北宋末江右人布衣。字德明,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少年时即喜谈世事,尚气大言,慷慨不稍屈。靖康初应诏上疏,奏论朝廷弊政三十余事,陈安边御敌十策。金兵南侵,徒步赴行在,伏阙上书,力诋和议。建炎元年八月,与陈东同时被杀,年三十一 (《宋史》本传作年三十七,误)。绍兴间,追赠秘阁修撰。 
猜你喜欢

余以咸亨元年在西京寻听于时与并部处一法师莱州弘祎论师更有三二诸德同契鹫岭标心觉树然而一公属母亲之年老遂怀恋于并州祎师遇玄瞻于江宁乃叙情于安养玄逵既到广府复阻先期唯与晋州小僧善行同去神州故友索尔分飞印度新知冥焉未会此时踯躅难以为怀戏拟四愁聊题两绝·其二

上将可陵师,匹士志难移。

如论惜短命,何得满长祇。

(0)

献李观察

湘江舞罢忽成悲,便脱蛮靴出绛帷。

谁是蔡邕琴酒客,魏公怀旧嫁文姬。

(0)

敦煌廿咏·其二白龙堆咏

传道神沙异,暄寒也自鸣。

势疑天鼓动,殷似地雷惊。

九削棱还峻,人跻刃不平。

更寻掊井处,时见白龙行。

(0)

同颜使君真卿李侍御萼游法华寺登凤翅山望太湖

双峰开凤翅,秀出南湖州。

地势抱郊树,山威增郡楼。

正逢周柱史,来会鲁诸侯。

缓步凌彩茜,清铙发飕飗。

披云得灵境,拂石临芳洲。

积翠遥空碧,含风广泽秋。

萧辰资丽思,高论惊精修。

何似钟山集,徵文及惠休。

(0)

古别离

太湖三山口,吴王在时道。

寂寞千载心,无人见春草。

谁识缄怨者,持此伤怀抱。

孤舟畏狂风,一点宿烟岛。

望所思兮若何,月荡漾兮空波。

云离离兮北断,鸿眇眇兮南多。

身去兮天畔,心折兮湖岸。

春风胡为兮塞路,使我归梦兮撩乱。

(0)

河梁晚望二首·其二

雨添一夜秋涛阔,极目茫茫似接天。

不知龙物潜何处,鱼跃蛙鸣满槛前。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