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路谁知蹋雪踪,到来空认出云峰。
天晴远见月中树,风便细听烟际钟。
阅世数思僧并院,忆山长羡鹤归松。
新愁旧恨多难说,半在眉间半在胸。
尘路谁知蹋雪踪,到来空认出云峰。
天晴远见月中树,风便细听烟际钟。
阅世数思僧并院,忆山长羡鹤归松。
新愁旧恨多难说,半在眉间半在胸。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远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僧侣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尘路谁知蹋雪踪,到来空认出云峰。" 这两句开篇即设定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通过行走在雪地留下的脚印及对远方云中的山峰的观察,诗人表达了对尘世的淡然和对高洁之物的向往。
"天晴远见月中树,风便细听烟际钟。" 这两句则是通过清晰可辨的月光下参透树影,以及微风中传来的钟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超凡脱俗的氛围,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深层次感受。
"阅世数思僧并院,忆山长羡鹤归松。" 这两句则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对于世间纷扰的反思,以及对那些选择隐居山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僧侣生活的深刻怀念。
"新愁旧恨多难说,半在眉间半在胸。"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情感的总结,他的忧虑与往昔之痛交织,既表现在脸部表情之中,也沉积于心底,无法轻易诉说。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僧侣生活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高洁的心境。
平昔云岑在怀抱,而今怀抱在云岑。
闻泉偶尔成诗句,班草相看坐木阴。
古鼎自然无俗韵,朱弦真是有遗音。
羊欣不肯踏城市,背郭江村独见寻。
和风冻雨上元后,断岸橘洲春水生。
村寺独归江路熟,竹篱谁系小舟横。
偶成诗句长哦罢,谩折梅花一嗅清。
想见连床成夜语,此篇先慰远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