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许圆吭全令德,未输丹顶擅鸣皋。
香消几唤山窗午,漏断频呼海日高。
杜曲尽教催鬓老,秦关曾放窃狐逃。
翰音也是登天物,肯向梧桐羡凤毛。
自许圆吭全令德,未输丹顶擅鸣皋。
香消几唤山窗午,漏断频呼海日高。
杜曲尽教催鬓老,秦关曾放窃狐逃。
翰音也是登天物,肯向梧桐羡凤毛。
这首诗《鸡声(其二)》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对鸡鸣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对自由的向往。
首联“自许圆吭全令德,未输丹顶擅鸣皋”,诗人以鸡自比,表达了自己虽不拥有高贵的丹顶鹤之名,却能以圆润的喉咙唱出美好的品德,彰显了诗人对自己道德品质的自信与自豪。
颔联“香消几唤山窗午,漏断频呼海日高”,通过“香消”、“山窗午”、“漏断”、“海日高”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时间流转、自然更替的画面,鸡鸣唤醒了午后的宁静,也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颈联“杜曲尽教催鬓老,秦关曾放窃狐逃”,这里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曾经经历的艰难困苦,如同狐狸逃脱般不易,但最终还是被时间的洪流所淹没。
尾联“翰音也是登天物,肯向梧桐羡凤毛”,诗人将鸡的鸣声比喻为“登天物”,表达了对自由与高远境界的追求,同时又以“梧桐”和“凤毛”象征着社会上层的荣耀与地位,诗人在此表明自己并不羡慕这样的荣华,而是更向往内心的自由与精神的高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鸡鸣这一日常景象,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观与价值观。
忆年庚午初乘传,长寿虎头同笔砚。
青袍白纻四千人,手拔高材充上选。
一朝兵气洗滇海,济济英贤赴秋宴。
汪子告余同志难,他日持衡应请念。
羲轮下坂倏几载,与君被命辞深殿。
握手千言见夜镫,论心一盏忘朝膳。
迩来文格变已甚,谁挽狂澜注天堑。
功名有命君所柄,心目虽疲余敢倦。
妍媸略似较美人,洗尽铅华见真面。
喜从湖口得异石,终恐丰城埋古剑。
重阳已近风雨来,一夕微寒袭深院。
桂舒丹蕊正堪折,菊泛清尊催入宴。
传闻新阁高插云,好看秋心澄曳练。
却思旧日饱游衍,刚是残黎脱征战。
百废未举官私急,遗址难寻桑海变。
西山南浦待公来,碧瓦朱甍尽题遍。
人生会合有夙分,意气许与蒙深眷。
李侯共被又一时,贺监服膺那足羡。
掷简聊歌白雪曲,传衣各有青云彦。
君看夜静奎宿堂,射斗文光如曜电。
《将以重九放榜前一夕书此赠绎庈偶谈及新修滕王阁之胜故并及之》【清·王先谦】忆年庚午初乘传,长寿虎头同笔砚。青袍白纻四千人,手拔高材充上选。一朝兵气洗滇海,济济英贤赴秋宴。汪子告余同志难,他日持衡应请念。羲轮下坂倏几载,与君被命辞深殿。握手千言见夜镫,论心一盏忘朝膳。迩来文格变已甚,谁挽狂澜注天堑。功名有命君所柄,心目虽疲余敢倦。妍媸略似较美人,洗尽铅华见真面。喜从湖口得异石,终恐丰城埋古剑。重阳已近风雨来,一夕微寒袭深院。桂舒丹蕊正堪折,菊泛清尊催入宴。传闻新阁高插云,好看秋心澄曳练。却思旧日饱游衍,刚是残黎脱征战。百废未举官私急,遗址难寻桑海变。西山南浦待公来,碧瓦朱甍尽题遍。人生会合有夙分,意气许与蒙深眷。李侯共被又一时,贺监服膺那足羡。掷简聊歌白雪曲,传衣各有青云彦。君看夜静奎宿堂,射斗文光如曜电。
https://shici.929r.com/shici/q7ZeRkGt.html
自古湖南地,难招旅客魂。
渔歌屈颜悴,《鵩赋》贾声吞。
抑郁忧时老,潺湲伏枕痕。
当年下巴蜀,何苦向湘沅。
罕见亲知面,徒抛肺腑言。
蓬蒿辞朗照,杯炙落尘喧。
淼淼衡阳去,依依郴岸昏。
聂贤空接待,崔舅谬温存。
实谶湖边旐,虚谋汉上园。
厄深千载恸,道屈百家尊。
舟子传疑墓,诗翁问旧村。
公真悬日月,我亦走乾坤。
浦树思依倚,滩流有愤冤。
篇章极冥契,飘泊共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