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彦声归苕溪·其一》
《送王彦声归苕溪·其一》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盛世英才偶未逢,寄身无地转如蓬。

诗亲东野穷尤壮,赋拟相如老更工。

雕鹗不飞行奋迅,璠玙未献要磨砻。

会须自要唐衢荐,谁与吹嘘借便风。

(0)
翻译
在盛世中才华出众的人偶尔未被赏识,就像无处安身的浮萍一样漂泊不定。
我像东野圭吾那样贫穷却依然诗才横溢,年纪大了写文章反而更加精炼。
如同雕鹗展翅高飞,我渴望一展抱负,未经打磨的宝石需要不断磨砺。
我期待着能像唐衢那样得到推荐,但无人相助,只能靠自己的努力
注释
盛世:繁荣昌盛的时代。
英才:杰出的人才。
东野穷:指东野圭吾,日本作家,虽贫困但文学才华出众。
赋拟相如:模仿司马相如的辞赋。
雕鹗:猛禽,比喻有志向的人。
磨砻:磨砺、锻炼。
唐衢:古代诗人,这里比喻有能力的引荐者。
吹嘘:帮助推广,比喻推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弥逊创作的《送王彦声归苕溪(其一)》。诗中通过对英才盛世与个人境遇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势不合、个人抱负未能实现的感慨。

“盛世英才偶未逢,寄身无地转如蓬。”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英才辈出的时代背景,而自己却未能在这样的时代中找到立足之地,只能像蓬草一样漂泊不定,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遇到能够共同讨论学问的志同道合者而感到的孤独与失落。

“诗亲东野穷尤壮,赋拟相如老更工。” 这两句则是诗人自比于古代诗人东野穷和汉末三曹之一的相如,同时表达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即使是在贫穷落寞中,也要像东野穷那样壮志未减;而自己的赋作,更是超越了相如老人的水平,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自信和追求。

“雕鹗不飞行奋迅,璠玙未献要磨砻。” 这两句通过对比,用雕鹗(良好的猎鹰)不飞行来形容自己才能未被发挥,而璠玙(美玉)未能呈献给君王,只好不断打磨、琢磨,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未能得到施展的无奈和努力。

“会须自要唐衢荐,谁与吹嘘借便风。” 最后两句则是希望能够像古代贤士那样被推荐给君王,同时也在寻找能够相互吹嘘、交流思想的人才,但却又感到时机未到,只能暂时借助于顺风来传达自己的抱负和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盛世与个人境遇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于才能未被发现、抱负未能实现的深切感慨,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坚定的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南歌子.见《灵芬馆诗话》

细点瓜齑谱,闲栽萱草花。三年为妇惯贫家。

且喜芦帘纸阁、手同叉。兽火温箫局,蛾灯罢纺车。

戏他小女绾双鸦。懒放鸳针今夜、较寒些。

(0)

南歌子.夜坐

清漏莲花静,寒灯荷叶明。小楼罢绣坐含情。

可笑小鬟偷睡、倚银屏。

(0)

烛影摇红.梅花

雪压霜催,岁寒心事谁人晓。

三分冷艳十分香,瘦影天然好。笛里飘零最早。

抵多少、别离烦恼。相思恨结,未到开时,头先白了。

玉洁冰清,寻常攀折休倾倒。

怪他桃李太轻狂,羞共东风笑。

莫待寿阳人老,最堪怜、罗浮梦杳。

月当头处,人倚栏时,幽心悄悄。

(0)

菩萨蛮.仿王修微回文

镜开羞学新妆靓。靓妆新学羞开镜。离别怕迟归。

归迟怕别离。绿痕螺黛促。促黛螺痕绿。

千万约来年。年来约万千。

(0)

临江仙.月下看绣毬

不分蔫红茜紫色,金波偏照香浮。

天工巧琢在枝头。拥来江上月,抛去素蛾毬。

最是黄昏人静后,霓裳一曲清幽。

莫题团扇恐悲秋。梨花空怨冷,柳絮总飘愁。

(0)

菩萨蛮.咏菊

寂寂空庭寒料峭。黄花开遍秋光老。朔雁正南飞。

东篱剩数枝。玉人妆未竟。漫摘簪云鬓。

菊已瘦霜痕。人还瘦几分。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