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什琳琅在,陈编检校难。
馀材搜爨火,佚事补陔兰。
读异刘藜照,铭同孔鼎看。
琴堂归去后,珍重细雠刊。
遗什琳琅在,陈编检校难。
馀材搜爨火,佚事补陔兰。
读异刘藜照,铭同孔鼎看。
琴堂归去后,珍重细雠刊。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郑国藩所作,名为《读梓关大令所校刊翁晋公昼锦堂遗集题词(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古代文献的珍视与研究的热情。
首句“遗什琳琅在”,描绘了古代文献如同珍贵的宝物散落人间,等待着后人去发现和整理。接着,“陈编检校难”则点出了整理这些文献的困难性,它们年代久远,破损不齐,需要细心地甄别和校对。
“馀材搜爨火,佚事补陔兰”两句进一步说明了整理工作的艰巨,不仅要搜集散失的材料,还要填补历史上的空白,如同在熊熊炉火中寻找可用之材,在荒芜之地种植兰花,寓意着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和积累。
“读异刘藜照,铭同孔鼎看”则以古代的书籍和碑文为喻,强调阅读和记录的重要性,如同刘向的《刘藜照》,孔庙中的石碑一样,都是历史的见证,值得仔细研读和铭记。
最后,“琴堂归去后,珍重细雠刊”表达了对过去学者辛勤工作的敬意,并希望后人能继承他们的精神,继续对古代文献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整理,确保这些宝贵的知识得以流传后世。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对古代文献的深厚情感和对学术传承的重视,展现了诗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文化的敬畏之心。
大块初分生怪石,曾与不周山作骨。
山崩地缺天柱摧,片石耆姿转奇崛。
娲皇炼石补天工,化作五星成五色。
地下为石天上星,顽质变化生神灵。
一朝天狼齧蚀五星陨,陨石宋野犹有光晶荧。
何人夜负入海屿,错杂昆吾无觅处。
中间块石独?嵚,住在锦溪溪上浒。
石润可以砚,石文可以屏。
赑屃或刳鼎,廉栗或劖铭。
不然云母与紫英,否则丹砂和空青。
尔材于用百不适,空有千尺高棱层。
暴流没马不加减,霜降石出不加增。
火不焦,水不凝。刻桐扣不鸣,饮羽射不惊。
世间至智不能化,而我安敢逃愚名。
人闻愚恶闻智喜,君谓我愚真知己。
筑室招子愿结交,更请柳溪作愚记。
我笑己愚君更愚,世有两愚适相值。
江流东去夕阳西,千古相看只如此。
当年三品不点头,况被旁人鞭得起。
《愚石歌》【宋·何梦桂】大块初分生怪石,曾与不周山作骨。山崩地缺天柱摧,片石耆姿转奇崛。娲皇炼石补天工,化作五星成五色。地下为石天上星,顽质变化生神灵。一朝天狼齧蚀五星陨,陨石宋野犹有光晶荧。何人夜负入海屿,错杂昆吾无觅处。中间块石独?嵚,住在锦溪溪上浒。石润可以砚,石文可以屏。赑屃或刳鼎,廉栗或劖铭。不然云母与紫英,否则丹砂和空青。尔材于用百不适,空有千尺高棱层。暴流没马不加减,霜降石出不加增。火不焦,水不凝。刻桐扣不鸣,饮羽射不惊。世间至智不能化,而我安敢逃愚名。人闻愚恶闻智喜,君谓我愚真知己。筑室招子愿结交,更请柳溪作愚记。我笑己愚君更愚,世有两愚适相值。江流东去夕阳西,千古相看只如此。当年三品不点头,况被旁人鞭得起。
https://shici.929r.com/shici/Zdr9khc.html
幕苍天,席大地,睡去不知人世事。
觉来榻上总埃尘,口不能言睡中义。
古今万事昼夜同,万八千年祇一寐。
荣辱事,真梦里,黄粱一枕邯郸市。
北窗谩说晋朝臣,周公不见吾衰矣。
日高丈五闭柴门,不知身世华胥氏。
不毡不被老希夷,山上白云霞流水。
得失事,真梦里,鹿蕉翻覆终成戏。
人言夜半息如雷,我纵行行还美睡。
阳明洞天三月春,桃花艳艳迎笑人。
仙官瑶裾翠羽裾,直上非烟骖紫麟。
手把赤书秘玉文,朝谒太素三元君。
琳房窈窕出青云,众真啸语林际闻。
山精木魅知有主,敛戢鬼火摧飙轮。
崇岩绝壑足清放,抗迹万里无埃尘。
物不疵疠年谷熟,绰约曾潜姑射神。
祈师努力学此道,下济泽国穷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