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识公衮,时时见醉墨。
爱其吐词气,人品极英特。
君看句中眼,秀却天下白。
前辈风流尽,尚复馀此客。
世议隘不容,道山归未得。
三年谪湘楚,妙语敌山色。
归来大江南,声价长籍籍。
我亦不羁人,梦境聊戏剧。
要当径寻君,已办登山屐。
想见一秃翁,攫攘吾辈侧。
我不识公衮,时时见醉墨。
爱其吐词气,人品极英特。
君看句中眼,秀却天下白。
前辈风流尽,尚复馀此客。
世议隘不容,道山归未得。
三年谪湘楚,妙语敌山色。
归来大江南,声价长籍籍。
我亦不羁人,梦境聊戏剧。
要当径寻君,已办登山屐。
想见一秃翁,攫攘吾辈侧。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敦素坐诵公衮乌臼树绝句叹爱不已其诗云三年逐客弄湘流华气遮栏两鬓秋秪有荒寒江上树尚成诗句聚眉头成此寄之》。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公衮诗歌才华的赞赏与怀念之情。
诗中描绘了公衮的诗歌如同醉墨,充满独特的气息与高超的人格魅力。诗人特别欣赏公衮诗句中的“句中眼”,即那些能够点亮整个句子的核心意象或表达,使得整首诗如同清澈的白水一般纯净而明亮。通过这一比喻,诗人赞美了公衮诗歌的精炼与深刻。
接着,诗人提到公衮虽已逝去,但其风流才情依然在人间流传,如同前辈的风范并未完全消逝。然而,世间的议论往往狭隘,难以容纳公衮这样的高士,他只能隐居道山,未能如愿归隐。尽管如此,公衮仍能在被贬谪的三年里,以湘江为伴,创作出与山色相媲美的妙语佳句。
回到江南后,公衮的名声依然响亮,影响深远。诗人自认也是一个不拘小节之人,愿意追随公衮的脚步,前往拜访,甚至准备好了登山的鞋履,期待着与公衮再次相聚。诗中想象着自己见到一位老翁,他的智慧与才华如同乌臼树上的诗句,凝聚在眉头,成为一种精神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公衮诗歌才华的赞美和对其人品的敬仰,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永恒价值的肯定。
村村屋头鸦乱飞,尘封爨火炊烟微。
邻人乞食县门去,羡杀鼠食官仓肥。
江南今年星在罶,青钱二百米一斗。
诏令减价更赈荒,里老奉行开户口。
县令踏勘初入村,万户尽望天家恩。
饥民无钱吏胥怒,有名不上官家簿。
士生三代下,著书日纷纭。
武侯与靖节,述作称完人。
三聘出草庐,治国兼治军。
灭贼志未遂,鞠躬竟忘身。
彭泽归去来,耻为二姓臣。
甘守西山节,荆轲愿空存。
二公重志行,岂惟尚华文。
隆中倘未出,悠然乐天真。
柴桑苟任事,述祖抒忠纯。
易地则皆然,孟子曾有云。
吾生千载后,展卷如相亲。
梦寤接古贤,心期共探论。
还祈志颜尹,望古情弥敦。
江月欲落晨鸡鸣,客船未发官船行。
晓风飕飕舟子喜,蒲帆吹出彝陵城。
鼓声坎坎日方吐,船头渐听滩声怒。
棹转俄惊又一天,桃花鸡犬回头误。
入峡愈深山愈奇,半云半雨崖倾欹。
疾风卷水水欲立,纷红骇绿相离披。
尽日冥搜思缥缈,空里无声绝飞鸟。
斜照西南一角天,数峰青入微云表。
初疑前山无路通,划然一线开鸿蒙。
乃叹伟哉神禹迹,人力疏凿天无功。
危滩更转势欲压,路断云根疑倒插。
喷珠跳雪从空来,不知此是黄牛峡。
我闻昔日有黄牛,助禹开导疏江流。
至今风云相隐见,惝恍如有神人游。
百丈高牵不可越,行人到此真愁绝。
一舟簸荡波涛中,却与鱼龙争出没。吁嗟乎!
黄牛峡水无时停,黄牛峡石无时平。
人言虽险君勿怖,那得人间有平路。
《自彝陵州发棹至黄牛峡》【清·沈廉】江月欲落晨鸡鸣,客船未发官船行。晓风飕飕舟子喜,蒲帆吹出彝陵城。鼓声坎坎日方吐,船头渐听滩声怒。棹转俄惊又一天,桃花鸡犬回头误。入峡愈深山愈奇,半云半雨崖倾欹。疾风卷水水欲立,纷红骇绿相离披。尽日冥搜思缥缈,空里无声绝飞鸟。斜照西南一角天,数峰青入微云表。初疑前山无路通,划然一线开鸿蒙。乃叹伟哉神禹迹,人力疏凿天无功。危滩更转势欲压,路断云根疑倒插。喷珠跳雪从空来,不知此是黄牛峡。我闻昔日有黄牛,助禹开导疏江流。至今风云相隐见,惝恍如有神人游。百丈高牵不可越,行人到此真愁绝。一舟簸荡波涛中,却与鱼龙争出没。吁嗟乎!黄牛峡水无时停,黄牛峡石无时平。人言虽险君勿怖,那得人间有平路。
https://shici.929r.com/shici/whvw2xXs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