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小鸟》
《题小鸟》全文
明 / 曹义   形式: 古风

林壑秋已深,萧萧见丛竹。

木叶尽凋零,枝头柰红熟。

上有小幽禽,孑然独栖宿。

哀鸣怯晓寒,刷羽迎朝旭。

渴饮玉池泉,饥餐玄圃粟。

纹彩殊鸳鸯,飞腾愧鸿鹄。

自知翅羽微,猥寒在山麓。

群鸟不追随,一枝聊自足。

待得春风和,云霄任翻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山林图景,通过一只孤独的小鸟的视角,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生机。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诗的开头“林壑秋已深,萧萧见丛竹”描绘了深秋时节山林的景象,落叶满地,竹林萧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木叶尽凋零,枝头柰红熟”进一步强调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树叶凋零,果实成熟,自然界的循环往复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上有小幽禽,孑然独栖宿”点出了诗的主题——一只孤独的小鸟。这只小鸟独自栖息,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它的孤独与独立。接下来的几句“哀鸣怯晓寒,刷羽迎朝旭”,通过小鸟的哀鸣和迎接晨光的动作,表现了它面对寒冷的脆弱与对光明的渴望,情感细腻,富有感染力。

“渴饮玉池泉,饥餐玄圃粟”描绘了小鸟的生活状态,它以清泉为饮,以山中的果实为食,生活虽简朴却也自在。这不仅体现了小鸟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纹彩殊鸳鸯,飞腾愧鸿鹄”通过对比,表达了小鸟对自己身份的谦逊认识,它虽然有着独特的纹彩,但与鸳鸯、鸿鹄相比,仍感自愧不如,这种自我认知的深度,展现了诗人的哲思。

最后,“自知翅羽微,猥寒在山麓。群鸟不追随,一枝聊自足。”小鸟认识到自己的翅膀不够强大,只能在山麓过着孤独的生活,但它依然满足于现状,这既是对小鸟性格的刻画,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

“待得春风和,云霄任翻覆。”则表达了小鸟对未来充满希望,期待春风来临时能够展翅高飞,自由翱翔于天际,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只小鸟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的坚韧,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曹义
朝代:明

(1390—1460)明扬州府仪真人,字敬方。正统中以燕山左卫指挥佥事累功至都督佥事,副巫凯守辽东。凯卒,代为总兵官。数与兀良哈战,进都督同知,累官左都督。在边二十年,谨守边陲,辽人安之。英宗复辟,封丰润伯。
猜你喜欢

了斋自警六首·其二

文书难写伏羲书,字外成篇始见渠。

赐也能分可不可,一瓢居士只如愚。

(0)

姜山前岩庙

怪石崭岩势欲摧,洞门无锁昼常开。

此心不合神明者,到此应知懒入来。

(0)

送太君之建昌

闻说庐山对县楼,蒲鱼聊足奉晨羞。

宽心便是无声乐,省事还同不系舟。

服药养真须少病,看经遮眼自忘忧。

所嗟无计随亲膝,日与儿孙衣綵游。

(0)

清虚堂

闭门潇洒入窗明,一洗浮生梦幻情。

夜月静移花下影,晓风轻度竹间声。

天空寥廓人孤坐,地耸高寒鹤不惊。

满眼青山云散尽,恍疑身世在蓬瀛。

(0)

望江南/忆江南·其三

内外变,八转始还元。

地带长垂主坎户,周行胎息贯天门。太始道方存。

纯一体,赤黑气常喷。

丹火发时烧内景,冷泉涌处浴猴孙。神水赤龟吞。

(0)

兴福院僧房

东西游遍两山村,栀子黄时橘满园。

唯有小轩临小涧,病僧攲枕听潺湲。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