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十》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十》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长与红尘断往来,茅堂移在白云堆。

发同木叶逢秋改,心似炉烟向晚灰。

老树偏宜孤鹤立,幽花止为一人开。

溪翁本是忘机者,珍重群鸥莫见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充满了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宁静的意境。

首联“长与红尘断往来,茅堂移在白云堆”,诗人以“红尘”象征纷扰的世俗世界,而“茅堂”则代表了隐居之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隐居于云雾缭绕之中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与世隔绝、追求心灵自由的志趣。

颔联“发同木叶逢秋改,心似炉烟向晚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诗人头发的白与秋天树叶的黄相比较,暗示岁月的流逝;将内心比作傍晚炉火的余烬,既表现了内心的平静,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颈联“老树偏宜孤鹤立,幽花止为一人开”,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和谐。老树与孤鹤、幽花与一人,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高洁。

尾联“溪翁本是忘机者,珍重群鸥莫见猜”,诗人自比溪边的老翁,表示自己是一个淡泊名利、不问世事的人。同时,他希望周围的群鸥能够理解并尊重他的生活方式,不要对他有所猜疑或打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踏莎行·其六早春即事

阶影红迟,柳苞黄遍。纤云弄日阴晴半。

重帘不卷篆香横,小花初破春丛浅。

凤绣犹重,鸭炉长暖。屏山翠入江南远。

醉轻梦短枕闲敧,绿窗窈窕风光转。

(0)

河满子.夏曲

急雨初收珠点。云峰巉绝天半。

辘轳金井卷甘冽,帘外翠阴遮遍。

波翻水精重帘,秋在琉璃双簟。漏永流花缓缓。

未放崦嵫晼晚。红荷绿芰暮天好,小宴水亭风馆。

云乱香喷宝鸭,月冷钗横玉燕。

(0)

生查子·其一登高词

鲈蟹正肥时,烟雨新凉日。

露蕊郁金黄,云液蒲萄碧。

此日古为佳,此醉君宁惜。

高挂水精帘,尽放秋光入。

(0)

林进士数见过又遗一诗辄以奉报

夫子胡为者,行吟颇自奇。

少年应苦学,今日定何之。

天地空羸马,肝肠饱旧诗。

江边糊口掾,风雨共凄凄。

(0)

属者观池槛清明泉激石立芦丛交碧文禽并绚翛然发湖山之远态无辇毂之浮埃杜子美云朱门之泥涂士子不见其泥涂良非是也

图书多似道家山,池槛清虚不绮纨。

万壑春藏三石秀,五湖秋入两芦寒。

冰泉喷激珠成贯,绣羽沉浮花作团。

谁伴玉皇香案吏,光风霁月在阑干。

(0)

和巨中游芝山

俗状尘容欲养成,犹惭岫幌不吾扃。

任慵读律知难入,忍睡看山辄暂醒。

兰茁有时应吐秀,茗根无味强通灵。

朝霞夕菊全堪饱,肯绐侏儒学岁星。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