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冷副端与诸人九日登高有诗次韵·其一》
《冷副端与诸人九日登高有诗次韵·其一》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日薄天清山翠浓,西来万里有清风。

十分秋色嚣尘外,千古佳辰感慨中。

云隐蜃楼东海碧,江涵雁字夕阳红。

诗翁不负登高兴,消得觥船一棹空。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登山远眺的画面。"日薄天清山翠浓"一句,设定了一个阳光不强、天气清朗的大背景,山色显得格外浓郁。

"西来万里有清风",点出了诗人所处之地可以感受到来自远方的凉爽秋风,这里的“万里”可理解为极远的地方,形容秋风之远及普遍。

接下来的"十分秋色嚣尘外"一句,则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秋天美好的景色与尘世喧哗的对立。诗人在高处所见的秋色,是那么的鲜明而不受凡尘俗虑的干扰。

"千古佳辰感慨中",抒发了诗人面对这般美好时光所激起的情感波动。这里的“千古”意指历代佳境,而“佳辰”则是特指此刻。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在这样一个绝妙时刻欣赏到如此景色的感恩和惬怀。

"云隐蜃楼东海碧",通过描写云遮挡的高楼及远处东海的碧蓝色彩,再次强调了眼前的自然美景。而“江涵雁字夕阳红”则是对下方江水映照着晚霞中飞鸟行迹所呈现出的壮丽景象。

最后,"诗翁不负登高兴,消得觥船一棹空"表达了诗人通过登山而获得的喜悦,以及他在自然美景中的心灵满足。这里的“觥船”是古代的一种船形酒器,而“一棹空”则可能指的是轻舟荡漾于水面,或许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由。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山高望远时所获得的心灵愉悦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题梅二首·其一

冷蕊疏花雪半干,溪风岭月共盘桓。

不随桃李争春色,独向山林守岁寒。

(0)

题明秀楼·其一

江流一碧际长空,江上青山秀色重。

几度高楼读书罢,画阑秋水看芙蓉。

(0)

过德州寄胡杨金三学士

霏微凉露洒征衣,辇路风清旭日辉。

玉帐横秋金气肃,红旗拂曙彩云飞。

看山立马应频赋,载笔随銮每后归。

愧我舟行催传发,临流相忆思依依。

(0)

癸丑元日试笔·其二

颓龄跻七十,世谓古来稀。

礼俗多从简,尘劳久息机。

春前云黯澹,雪后雨霏微。

却忆少年日,看人扶醉归。

(0)

独吟二首·其一

幽怀每不惬,何处可登临。

芳甸隔春雨,浮云留夕阴。

山林安石兴,江海子牟心。

此意同谁语,沉绵只独吟。

(0)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其六

运际千年盛,恩承一棹归。

不才孤世望,报国念身微。

东去河流急,南来树影稀。

休文多病后,不觉减腰围。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