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屈大均在壬戌清明时节的心境。首句"朝作轻寒暮作阴",通过天气的变化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阴郁和沉重。接着,"愁中不觉已春深"表达了诗人沉浸在愁苦中,浑然不觉春天已经深浓。
"落花有泪因风雨"运用拟人手法,将落花赋予了情感,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啼鸟无情自古今"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无情与人的无奈,鸟儿不知人间悲欢,自古至今如此。
"故国江山徒梦寐"流露出诗人对故乡和往昔荣光的怀念,只能在梦中追寻。"中华人物又销沉"则揭示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沉浮,令人感伤。
最后两句"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以龙蛇比喻漂泊无依的自己,表达出在动荡时局下,诗人如同无处栖身的龙蛇,每年寒食节都让异乡作客的他倍感凄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屈大均在明末清初动荡时期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