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戌清明作》
《壬戌清明作》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0)
注释
壬戌: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作:此处指天气变化。
“落花”二句:实即杜甫《春望》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意,作者偏从正面说出,以落花、啼鸟之无知,更进一步衬托出自己的深愁远虑。
龙蛇:比喻隐伏草野,带时而起的志士。
怆:悲伤。
翻译
阵阵轻寒,弥漫在清晨,片片阴云,笼罩在暮色时分。愁闷里,竟然未觉到春意已沉。
落花滴泪,是因有风雨的侵临,啼鸟无情,此事自古而今。
故国的江山啊,突然称为梦寐,中华英杰人物又一次消沉。
那醉梦独醒的猛士啊,四海之广,却无处可以立身,年年的寒食,徒然上我客子之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屈大均在壬戌清明时节的心境。首句"朝作轻寒暮作阴",通过天气的变化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阴郁和沉重。接着,"愁中不觉已春深"表达了诗人沉浸在愁苦中,浑然不觉春天已经深浓。

"落花有泪因风雨"运用拟人手法,将落花赋予了情感,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啼鸟无情自古今"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无情与人的无奈,鸟儿不知人间悲欢,自古至今如此。

"故国江山徒梦寐"流露出诗人对故乡和往昔荣光的怀念,只能在梦中追寻。"中华人物又销沉"则揭示了时代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沉浮,令人感伤。

最后两句"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以龙蛇比喻漂泊无依的自己,表达出在动荡时局下,诗人如同无处栖身的龙蛇,每年寒食节都让异乡作客的他倍感凄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屈大均在明末清初动荡时期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哀思。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丹阳道中

裘单侠骨寒,鞭冷马蹄暮。

杨柳负西风,扫遍丹阳路。

(0)

五君咏五首·其五李御史

仲达风雅士,弱冠致青云。

夙禀烟霞姿,自携冰雪文。

佩囊立螭陛,摩空逐雀群。

一朝剥落尽,蕙草叹芝焚。

(0)

送魏仲雪南湖词

一抹蒹葭淡不穷,笔床遥住水云东。

夜深白露兼红叶,飘入秋风艇子中。

(0)

少年行

镂金鞍子百花装,三尺流虹饮血光。

白日报雠官市上,青春调笑酒垆傍。

(0)

陈氏园

长安宫殿总成尘,怅望豪华立水滨。

荒苑有禽春草碧,故园无主野花新。

习池锦帐风前絮,金谷明珠梦里人。

试看武塘川上月,巳沉幽涧照青蘋。

(0)

久雨

四月沉阴水拍扉,客窗犹未减寒衣。

涧逢急溜渺难度,竹锁残云湿不飞。

苔藓上阶连草绿,蟪蛄啼雨落花稀。

白头㪅觉长安远,尽日江头坐钓矶。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