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秋风叹索离,环滁山水古今奇。
六年留恋有翁醉,万事蹉跎无我痴。
霜叶细飘红冉冉,晚禾将熟绿垂垂。
明朝试候南宾雁,带得书来未可知。
莫向秋风叹索离,环滁山水古今奇。
六年留恋有翁醉,万事蹉跎无我痴。
霜叶细飘红冉冉,晚禾将熟绿垂垂。
明朝试候南宾雁,带得书来未可知。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漫兴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秋日滁州山水画卷,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莫向秋风叹索离”劝告读者不必因秋风而感伤离别,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态度。接着,“环滁山水古今奇”赞美滁州山水的永恒魅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
“六年留恋有翁醉”表达了诗人对滁州长达六年的深深眷恋,以“翁醉”形象地传达出他对这里的沉醉与忘我。而“万事蹉跎无我痴”则透露出诗人面对世事变迁的超脱,认为自己并未被世俗事务所困扰,保持着一份独特的痴心。
“霜叶细飘红冉冉,晚禾将熟绿垂垂”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秋日丰收的景象,霜叶如火,晚稻低垂,富有诗意。最后,“明朝试候南宾雁,带得书来未可知”寄寓了诗人期待与友人书信往来的心愿,以南宾的大雁为载体,流露出淡淡的离情和对远方消息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寓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豁达。
吉甫清风作诵初,圣门宓子又焉如。
四郊无复容成鹤,一室惟空尘釜鱼。
笙谱由庚乡饮酒,凤来榆次帝徵书。
得人自古称嘉政,会见三公命贲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