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痕才上。暝色和烟漾。扑簌沙鸥惊打桨。
趁溜乌篷刚放。溪流曲曲斜斜。转过蓼叶芦花。
一点红灯渐近,小桥竹屋人家。
月痕才上。暝色和烟漾。扑簌沙鸥惊打桨。
趁溜乌篷刚放。溪流曲曲斜斜。转过蓼叶芦花。
一点红灯渐近,小桥竹屋人家。
这首《清平乐·暮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江南水乡晚归图景。开篇“月痕才上,暝色和烟漾”,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月光初升,夜幕低垂,烟雾缭绕的朦胧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扑簌沙鸥惊打桨,趁溜乌篷刚放”,通过沙鸥的惊飞与乌篷船的轻快划动,生动地展现了水面上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归家途中的一丝急切与轻松。
“溪流曲曲斜斜,转过蓼叶芦花”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水道的蜿蜒曲折,以及两旁生长的蓼叶与芦花,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增添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之美。最后,“一点红灯渐近,小桥竹屋人家”,以“红灯”为亮点,不仅照亮了归途,也温暖了人心,预示着温馨的家就在前方。整个画面由远及近,由动至静,从自然景观过渡到生活场景,展现出一幅充满诗意与温情的江南水乡暮归画卷。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流畅的韵律,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更蕴含了对家的渴望与归宿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温馨的珍视。
清霜落堤水,知子戒归舟。
蹭蹬蛟龙雨,翻飞鸿鹄秋。
文章真自乐,得丧岂吾忧。
南国江山好,裁诗寄少游。
南陌西陂趁物华,归来扶杖重咨嗟。
绿罗浅淡新开叶,红玉玲珑半谢花。
泉溜拍池初跳鲤,柳枝含雨不胜鸦。
啼禽亦有伤春恨,百种鸣声到落霞。